当前版:08版
纳礼、回节
宝鸡姚伟
    在国人心目中,真正的新年不是元旦,而是春节。过年过的就是传统的“春节”。一进入腊月,天南海北的游子便匆忙赶回家团圆准备过新年。大街上满是置办年货的人流,丰盛的年货,喜庆的笑语,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
    到了年三十,家家贴好春联,高挂红灯笼,切菜做盘子煮肉煵臊子,备好过年待客的食品。除夕夜吃过团圆饭,全家围在一起看春晚,热热闹闹过除夕。正月初一游玩一天,从初二开始就互相探望走亲戚。在西府农村,新年走亲戚分为“纳礼”和“回节”。
    纳礼是晚辈带着礼品去拜访探望长辈,表达对长辈的关爱。所带的礼品不论多少,总少不了两把挂面。挂面意为长寿面,给长辈送挂面表达对老人健康长寿的良好祝愿。另外,过去农村生活比较艰苦,物质还不够丰富,多数村子都有人会做手工挂面,挂面也不用花多少钱,家家都能拿得出来,经济实惠。现在虽说农村生活富裕了,但纳礼送挂面这个习俗还一直延续着。
    纳礼还有一个规程,如新女婿第一次上岳父家称为走“新亲戚”,还有些讲究。新女婿得带四样礼品,叫“四色礼”。四色礼除了挂面、点心、酒外,还必须有“礼条”。礼条是猪肉礼,删割礼条时得顺着猪肉肋骨完整地切割,连肋骨带肉不得割断。新女婿回家时,岳母得用手巾包上礼金送给女婿,还要送一个新篮子放些花生核桃桂圆糖果,表示女儿女婿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早生贵子。
    纳完礼后,长辈会礼尚往来回访晚辈,叫“回节”。回节带的礼品少不了一捆麻花,象征亲密无间的亲情。舅家给外甥回节时,还要给小外甥、小外孙送红灯笼、发压岁钱。在新年走亲访友中,有晚辈对长辈的祝福与关爱,有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与帮助,更有朋友间的勉励与支持。纳礼、回节走完,新年也就算过完了,大家也在谋划新一年的工作,出外打工的将陆续奔赴各地开始新的生活。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情结。纳礼、回节不光是春节时一般性的走亲访友,它的核心是“礼”和“节”。礼是礼仪,是周礼文化的传承。节是气节是喜气,是民族之魂的体现。这个礼、节,是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血浓于水的浓浓深情。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