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生态养殖富了百姓
本报讯(朱萍 冯延军 记者 王宏海)做大做强生态养殖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近年来黄龙县范家卓子社区的重点工作,2月3日,记者来到该社区的高粱村,目睹了发展中的生态养殖小区。
一排排整齐的屋舍,集繁殖、饲养、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小区映入眼帘。2013年该养殖小区在社区的多方协调下,投资120万元建成投用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15个标准化养殖大棚组成。
今年57岁的村民姜福军,养猪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2013年社区建成生态养殖小区,姜福军就抓住了这次机会,也投资了一个大棚,开始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原来一直是散户养殖,养殖的效果不太明显,养殖小区建成之后,一个棚养100头猪,当年出栏八九十头,在建棚的投资上,社区一个棚扶持2.8万元。”范家卓子社区高梁村养殖户姜福军说。
据了解,姜福军全家6口人,发展有50多亩玉米,30多亩核桃,今年又新建了10亩苹果,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他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棚十万来块钱,今年生猪市场薄弱一点,养的也少了点,卖了一茬能落个六七万块钱,可见在养猪方面还是能发展的,只要市场一好,我家这200头猪挣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
当我们来到村民黎家宏家时,看到黎家宏夫妇正在加工鸡饲料。据了解,今年30多岁的黎家宏,也投资建了一个大棚养起了鸡,而出栏的鸡早已销售一空。现在又购买回了2000只鸡苗,储备了十多万斤玉米,并购买了饲料加工等设备,说着夫妇俩就带我们参观了正在脱温的鸡苗。当我们问起黎家宏别人都在养猪,他为什么要养鸡时,黎家宏告诉我们:“当初社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我对养猪不太懂,因为我姐我姐夫一直养鸡,所以对养鸡还是比较了解的,就选择了养鸡这个项目。”
据黎家宏介绍,他们夫妇平时在养鸡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买些养鸡资料,进行学习,经过多方学习和畜牧站的培训,夫妇俩也熟练掌握养鸡和防疫的一些技术,并对养鸡的前景非常看好,充满信心。“养鸡这个行情我是比较看好的,一只鸡可以挣50块钱,我养了2000只鸡,纯利润就是10万块钱。现在才上了小鸡苗,估计到明年三月份,鸡就可以进入产蛋期,如果明年条件允许,我想再扩大规模,养10000到15000只鸡。”
如今全社区境内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高梁村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示范引领下,带动周围村组家家户户都养猪,并不断扩大规模,截至目前高梁村104户群众,有56户发展生猪养殖养殖生猪2000余头,养鸡10000多只、养羊1100多只。
一排排整齐的屋舍,集繁殖、饲养、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小区映入眼帘。2013年该养殖小区在社区的多方协调下,投资120万元建成投用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15个标准化养殖大棚组成。
今年57岁的村民姜福军,养猪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2013年社区建成生态养殖小区,姜福军就抓住了这次机会,也投资了一个大棚,开始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原来一直是散户养殖,养殖的效果不太明显,养殖小区建成之后,一个棚养100头猪,当年出栏八九十头,在建棚的投资上,社区一个棚扶持2.8万元。”范家卓子社区高梁村养殖户姜福军说。
据了解,姜福军全家6口人,发展有50多亩玉米,30多亩核桃,今年又新建了10亩苹果,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他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棚十万来块钱,今年生猪市场薄弱一点,养的也少了点,卖了一茬能落个六七万块钱,可见在养猪方面还是能发展的,只要市场一好,我家这200头猪挣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
当我们来到村民黎家宏家时,看到黎家宏夫妇正在加工鸡饲料。据了解,今年30多岁的黎家宏,也投资建了一个大棚养起了鸡,而出栏的鸡早已销售一空。现在又购买回了2000只鸡苗,储备了十多万斤玉米,并购买了饲料加工等设备,说着夫妇俩就带我们参观了正在脱温的鸡苗。当我们问起黎家宏别人都在养猪,他为什么要养鸡时,黎家宏告诉我们:“当初社区鼓励群众发展养殖,我对养猪不太懂,因为我姐我姐夫一直养鸡,所以对养鸡还是比较了解的,就选择了养鸡这个项目。”
据黎家宏介绍,他们夫妇平时在养鸡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买些养鸡资料,进行学习,经过多方学习和畜牧站的培训,夫妇俩也熟练掌握养鸡和防疫的一些技术,并对养鸡的前景非常看好,充满信心。“养鸡这个行情我是比较看好的,一只鸡可以挣50块钱,我养了2000只鸡,纯利润就是10万块钱。现在才上了小鸡苗,估计到明年三月份,鸡就可以进入产蛋期,如果明年条件允许,我想再扩大规模,养10000到15000只鸡。”
如今全社区境内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高梁村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示范引领下,带动周围村组家家户户都养猪,并不断扩大规模,截至目前高梁村104户群众,有56户发展生猪养殖养殖生猪2000余头,养鸡10000多只、养羊11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