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农村“工作微信”当推广
《农民日报》1月30日报道:江苏省泗阳县来安街道办利用新兴社交媒体独创“工作微信”,通过“微信群”发布工作意见,了解各村工作动态,驻村干部、村书记每天两次拍摄本村工作图片并发送到“微信群”,面向街道办和各村“现场直播”。“工作微信”把街道办、村干部逼向工作一线的工作场景随处可见。
读罢此新闻,我们不仅为这种恰当运用移动互联技术、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促成村务管理转型的做法叫好,更为农村基层干部这种积极投身技术变革大潮的开放姿态点赞!借助微信具有上传图片、语音对话、发送信息、分享美文等特殊功能,当前在镇、村普及推广“工作微信”,可以发挥信息传播、工作督查、政务反馈、村务公开等多重意义。
普及推广“工作微信”,乡镇政府是“抓手”。“工作微信”能以其直观、真实、及时的信息传播,发布乡镇政务工作信息、展示村庄图像风采,同时将镇、村干部每天工作情况和状态呈现出来。因此,乡镇政府要重视微信平台的建设:通过“微媒体”发挥宣传“大作用”,及时传达各级政策和精神,实时转发各级媒体刊载的有关本乡镇的报道、信息等,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渠道通畅;通过“微镜头”晒出问题“大整改”,比如实时将日常督查现场照片传至微信群,各包村干部、村干部及时反馈整改结果,确保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成效、不反弹;通过“微简报”体现作风“大转变”,建立微信“一日两报”制度,镇两委成员、包村干部一天两次报告当天工作情况,在全镇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喜人态势。要敢于将镇村干部的工作“晒”在微信的阳光下,使那些作风漂浮、形式主义的干部“无处遁形”,从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普及推广“工作微信”,镇、村干部是“载体”。随着移动互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给农村干部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职能转变,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拥抱新技术,学会运用移动互联新载体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促成村务管理转型;这就要求及时对镇、村干部进行“工作微信”操作培训,镇村两级分别建立“微信群”。村一级可以把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务工群众、在外工作人员等加入“微信群”和朋友圈,形成线上线下聚集、交流、展示;每天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向村民“晒出”自己的工作、村里的大事小事,传递村务信息和个人想法,与村民密切沟通、交流。通过微信朋友圈,常年外出务工村民每天也都能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同时看到了村干部所干的工作,这让他们高兴又放心。
一段文字再配上几张图片,只要坚持图文并茂地记录着乡村里的点滴变化,就一定会收到村民的关注和点赞。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助力村务管理转型,值得推广普及!
读罢此新闻,我们不仅为这种恰当运用移动互联技术、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促成村务管理转型的做法叫好,更为农村基层干部这种积极投身技术变革大潮的开放姿态点赞!借助微信具有上传图片、语音对话、发送信息、分享美文等特殊功能,当前在镇、村普及推广“工作微信”,可以发挥信息传播、工作督查、政务反馈、村务公开等多重意义。
普及推广“工作微信”,乡镇政府是“抓手”。“工作微信”能以其直观、真实、及时的信息传播,发布乡镇政务工作信息、展示村庄图像风采,同时将镇、村干部每天工作情况和状态呈现出来。因此,乡镇政府要重视微信平台的建设:通过“微媒体”发挥宣传“大作用”,及时传达各级政策和精神,实时转发各级媒体刊载的有关本乡镇的报道、信息等,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渠道通畅;通过“微镜头”晒出问题“大整改”,比如实时将日常督查现场照片传至微信群,各包村干部、村干部及时反馈整改结果,确保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成效、不反弹;通过“微简报”体现作风“大转变”,建立微信“一日两报”制度,镇两委成员、包村干部一天两次报告当天工作情况,在全镇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喜人态势。要敢于将镇村干部的工作“晒”在微信的阳光下,使那些作风漂浮、形式主义的干部“无处遁形”,从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普及推广“工作微信”,镇、村干部是“载体”。随着移动互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给农村干部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职能转变,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拥抱新技术,学会运用移动互联新载体促进村庄经济发展、促成村务管理转型;这就要求及时对镇、村干部进行“工作微信”操作培训,镇村两级分别建立“微信群”。村一级可以把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外出务工群众、在外工作人员等加入“微信群”和朋友圈,形成线上线下聚集、交流、展示;每天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向村民“晒出”自己的工作、村里的大事小事,传递村务信息和个人想法,与村民密切沟通、交流。通过微信朋友圈,常年外出务工村民每天也都能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同时看到了村干部所干的工作,这让他们高兴又放心。
一段文字再配上几张图片,只要坚持图文并茂地记录着乡村里的点滴变化,就一定会收到村民的关注和点赞。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助力村务管理转型,值得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