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榆林破解70万群众行路难
本报讯(记者鱼玉军)“榆林沿黄公路一期工程297公里路基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1月22日,榆林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途经榆林市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和清涧6个县,竣工后将有70万群众受益。”
据了解,榆林沿黄地区共有42个乡镇、1023个建制村,是我省有名的土石山区特困区,也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煤、油、气、盐等矿产资源丰富,红枣等产业闻名,分布着府州七星庙、神木西津寺、佳县白云道观、吴堡古城等20多个旅游景点,交通条件差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为了实现黄河沿岸群众世代梦寐以求的夙愿,2009年7月,在未取得中省任何补助资金的情况下,榆林市痛下决心,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沿黄公路。
榆林市沿黄公路由北向南,北起府谷县墙头乡,南至清涧县任家山,与延安市相接。该项目全长415公里,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公路分别为3.4公里、59.2公里、334.7公里,城市道路有17.3公里。项目府谷段长98.5公里,神木段长85.1公里,佳县段长73公里,吴堡段长46.1公里,绥德段长27.4公里,清涧段长84.4公里,总概算投资24.95亿元,是我省沿黄公路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多、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
2013年4月23日,省委书记赵正永实地视察榆林市沿黄公路建设后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榆林市沿黄公路建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截至2014年底,榆林市沿黄公路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3.6亿元,297公里路面全部完工;二期工程118.2公里今年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榆林市境内沿黄公路在2016年底建成通车,到时候将连接3条高速、6条国道、18条乡道,用7座大桥与山西省的沿黄公路相连,和全省沿黄公路一块编为省道221,成为我省继包茂高速、210国道后的第三条南北大通道。
榆林市公路局负责人说:“榆林市沿黄公路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和幸福路!”
据了解,榆林沿黄地区共有42个乡镇、1023个建制村,是我省有名的土石山区特困区,也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煤、油、气、盐等矿产资源丰富,红枣等产业闻名,分布着府州七星庙、神木西津寺、佳县白云道观、吴堡古城等20多个旅游景点,交通条件差成为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为了实现黄河沿岸群众世代梦寐以求的夙愿,2009年7月,在未取得中省任何补助资金的情况下,榆林市痛下决心,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沿黄公路。
榆林市沿黄公路由北向南,北起府谷县墙头乡,南至清涧县任家山,与延安市相接。该项目全长415公里,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公路分别为3.4公里、59.2公里、334.7公里,城市道路有17.3公里。项目府谷段长98.5公里,神木段长85.1公里,佳县段长73公里,吴堡段长46.1公里,绥德段长27.4公里,清涧段长84.4公里,总概算投资24.95亿元,是我省沿黄公路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多、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段。
2013年4月23日,省委书记赵正永实地视察榆林市沿黄公路建设后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榆林市沿黄公路建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截至2014年底,榆林市沿黄公路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3.6亿元,297公里路面全部完工;二期工程118.2公里今年全面开工建设。预计榆林市境内沿黄公路在2016年底建成通车,到时候将连接3条高速、6条国道、18条乡道,用7座大桥与山西省的沿黄公路相连,和全省沿黄公路一块编为省道221,成为我省继包茂高速、210国道后的第三条南北大通道。
榆林市公路局负责人说:“榆林市沿黄公路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和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