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雨在小城
山阳 高玉安
   小城在陕南,而且是陕南的南。巍巍一脉秦岭,挡住北风的寒,小城的冬天便少了长安古城的冷瑟,往往地,长安古城冬雪飘飞,小城则是氤氲着冬雨的凉。
    其实,我很喜欢这冬雨的凉。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每每初冬,温度还不足以让天空飘飞白色精灵的时候,雨,便是给予山河草木的最贴心的馈赠了。你想啊,历经了整整一个秋天痛苦而又幸福的分娩后,那些伫守在田间的玉米秸、稻子茬,那些枯败的草,那些交出了果子的树,是多么的需要这雨的滋润和育化啊。有了这凉凉冬雨,那秸,那茬,那枯草,那落叶,便都柔柔地软了身子,层层叠叠地聚在一起,积热、发酵,最后腾化成来年可供新的生命起航扬帆的给养。当然,还有抓紧绽放着金黄银白的菊,还有酿足情绪准备散布清香幽香的梅。而我,更多地,则是漫在绵绵的冬雨里,浸在平仄的土路上,开了领襟,让雨落入颈脖飘入胸怀,享受这一份凉的惬意,品味这一份凉的深邃。
    冬雨其实不大,只是因为彻骨的冰凉,让人倍加印象深切。村居者常是曝于风霜雨雪,习惯了夏的热与冬的凉,便不惧冬雨,上山也罢,串门也好,一律光了头颅免了伞盖;而在小城,纵是行逾百米也是或者撑了伞或是乘了车,攀山者更是凤毛麟角。入于乡,随于俗,特地寻了一个细小得只能微微地察觉到凉的飘雨的日子,携一把雨伞,带一份心情,上得小城背后的山去。
    山名苍龙,似乎和一个亘古的传说关联着。菩提寺、丰阳塔,一山的乔木,精心雕琢的亭阁栈道,连同那丰阳人耳熟的故事,都浸在这微微的冬雨中。沿了山脊的栈道偶尔地有一两个行人,擎了伞,或走,或停,或观瞻。其实,我是多次上过这苍龙山的,在作为寄居客的那段日子,午后,黄昏,华灯初上,而真正的雨中,这是第一次。
    反正亦无更好的去处,便越发无趣地向山顶走着,偶尔,叩一下两下山阶旁的静默的树,笃笃地响。山顶,纤细而刚劲的栎树丛中,一对小情侣相偎依着,在雨中,朝着小城,青春的脸上盛开着两朵并蒂的花,见我上得山来,便冲了我朗朗地笑。不想搅了温馨,便向着下山的方向走去。快到苍龙阁的时候,遇到一对老年伉俪,微雨中,相携着缓缓地行,用浓浓的乡音聊天。
    我便收拢了雨伞,一路含笑,穿街巷,回斗室,用浓烈乡音向每一位认识的人招呼,用温暖的目光向每一株树木致敬,我想那遥遥的玉米秸、稻谷茬,那些遥遥的积于树根处的落叶们,一定能够感觉得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