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强基固本抓发展 倾心医改惠民生
本报记者 车向斌
近年来,高陵县卫生局按照上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努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特别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工作中探索出了新路子,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政府主导,落实改革责任
为保证医改工作稳步推进,高陵县医改首先是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县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高陵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责任和完成时限。
从2013年1月起,高陵县卫生局对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县级公立医院职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缴费,应由单位缴纳部分单位缴纳,县财政全额补助。每年列支100万元用于支持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4年购置了16排CT、四维B超、等医疗设备,对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所需项目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对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纳入县财政预算逐年偿还。
该局还制定了《高陵县公立医院理事会章程》、《高陵县公立医院管理章程》、《高陵县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管理暂行办法》,组织成立医院理事会,明确院长由理事会任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理事会任免;医院中层领导公开竞聘,由医院任免报理事会备案;医院重大事项由院务会提出,提交职代会通过执行;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应由理事会审核同意后,探索实行管办分离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出台政策,稳步推进改革
2012年10月起,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启动,截至2014年10月底,县镇村三级共配送药品1004种,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合疗患者在县级医院入院只需预交l000元押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不交押金,出院即时结算的政策。此外,投资3.3亿元、占地137.76亩、总面积52500平方米的县医院迁建项目,计划今年初投入运行。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县精神卫生中心。启动了张卜、耿镇、通远等6个镇街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和安心工程,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按照《西安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规定,实施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保健人员标准,对县级医院人员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在县级医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40%的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考核分配制度向临床一线倾斜,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和“优质医院”创建活动,县级医院加强信息化管理,县中医医院推行就诊“一卡通”,县医院开通门诊医生工作站,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
2011年5月,该局开展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托管了湾子中心卫生院、崇皇中心卫生院,实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医疗业务、药械财务后勤、公共卫生服务“五个一体化”管理,解决了优质资源下沉问题,有效提升了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扩大启动了县中医医院与张卜中心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初步实现“常见病到卫生院,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卫生院”的目标。结合全县新型社区建设,配套建设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并由卫生院对服务站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分配”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加大投入,保障改革实施
高陵县卫生局通过调研摸底,健全网络,加大投入建设队伍。目前,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16265份,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209753份;7岁以下儿童建档管理19568人,新生儿访视3355人,新生儿访视率96.6%,儿童健康管理率91.9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23%,分别超过考核指标的6.6%、1.96%、1.2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39.65%;规范管理6631人,规范管理率96.2%,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5.08%,分别超过考核指标的11.2%和20.0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1289人,管理率97%,超过考核指标的7%和5%;全县传染病报告率100%,老年人摸底26251人,健康管理23601人,健康管理率90%,体检表完整率9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有效。
2015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高陵县卫生局决心进一步巩固完善全县基层医改工作,不断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举措,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者将以深化医改方针为指引,努力为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高陵县卫生局按照上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努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特别在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工作中探索出了新路子,使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政府主导,落实改革责任
为保证医改工作稳步推进,高陵县医改首先是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县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高陵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责任和完成时限。
从2013年1月起,高陵县卫生局对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县级公立医院职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缴费,应由单位缴纳部分单位缴纳,县财政全额补助。每年列支100万元用于支持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4年购置了16排CT、四维B超、等医疗设备,对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所需项目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对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纳入县财政预算逐年偿还。
该局还制定了《高陵县公立医院理事会章程》、《高陵县公立医院管理章程》、《高陵县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管理暂行办法》,组织成立医院理事会,明确院长由理事会任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理事会任免;医院中层领导公开竞聘,由医院任免报理事会备案;医院重大事项由院务会提出,提交职代会通过执行;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应由理事会审核同意后,探索实行管办分离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出台政策,稳步推进改革
2012年10月起,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启动,截至2014年10月底,县镇村三级共配送药品1004种,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合疗患者在县级医院入院只需预交l000元押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不交押金,出院即时结算的政策。此外,投资3.3亿元、占地137.76亩、总面积52500平方米的县医院迁建项目,计划今年初投入运行。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县精神卫生中心。启动了张卜、耿镇、通远等6个镇街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和安心工程,今年全部建成投用。
按照《西安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规定,实施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级妇幼保健院保健人员标准,对县级医院人员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在县级医院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40%的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考核分配制度向临床一线倾斜,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和“优质医院”创建活动,县级医院加强信息化管理,县中医医院推行就诊“一卡通”,县医院开通门诊医生工作站,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
2011年5月,该局开展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由县医院、县中医医院托管了湾子中心卫生院、崇皇中心卫生院,实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医疗业务、药械财务后勤、公共卫生服务“五个一体化”管理,解决了优质资源下沉问题,有效提升了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扩大启动了县中医医院与张卜中心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初步实现“常见病到卫生院,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卫生院”的目标。结合全县新型社区建设,配套建设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并由卫生院对服务站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分配”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加大投入,保障改革实施
高陵县卫生局通过调研摸底,健全网络,加大投入建设队伍。目前,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16265份,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209753份;7岁以下儿童建档管理19568人,新生儿访视3355人,新生儿访视率96.6%,儿童健康管理率91.9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23%,分别超过考核指标的6.6%、1.96%、1.2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39.65%;规范管理6631人,规范管理率96.2%,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5.08%,分别超过考核指标的11.2%和20.0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管理1289人,管理率97%,超过考核指标的7%和5%;全县传染病报告率100%,老年人摸底26251人,健康管理23601人,健康管理率90%,体检表完整率9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有效。
2015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高陵县卫生局决心进一步巩固完善全县基层医改工作,不断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举措,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者将以深化医改方针为指引,努力为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