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财娃子”的幸福生活
安康 李永明
   财娃子和我同辈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自成人后每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将农村耕种的大米、菜子油以及新鲜蔬菜贩运到城区大街小巷进行贩卖,变成一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风雨无阻,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靠勤劳吃苦出名,把辛勤的汗水洒在黄土地里,在村子里被誉为“大忙人”。
    自打懂事起,我就知道财娃子的父亲也是一位大忙人,起早贪黑的干活,一年四季忙个不停,被长辈们送个“半夜忙”的称号。财娃子秉承父亲的血脉,高中毕业后,不愿进城打工,以土地为本,每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黄土地里辛勤耕耘,成为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他家的水稻、小麦亩产都比其他家产量高。农作物收获后,他不辞劳苦第一时间把新鲜的大米运到城区贩卖,每斤大米能赚几毛钱,虽然是零零碎碎的,但利润丰厚。粮食留够自己吃的外全部卖完,为了多赚钱又到四邻八村上门收购,由于他诚信厚道,又上村下邻的,大家都把吃不完的大米、绿豆、花生、玉米等卖给他,让他去赚钱,一年下来收获颇丰。全年除家里的开支外,每年还能存上一些钱,虽然辛苦一些,但日子过得丰衣足食。
    后来财娃子根据市场行情,发现贩卖蔬菜比粮食的利润空间大,他把稻田改种成莲菜,每天都在地里忙碌着,他拔草施肥,整耙土地,深翻细耕,巧施农家肥,把庄稼种成一枝花。遇到干旱年景,他守在地里,从井里一桶桶担水浇地,大热天,人都晒得黑不溜丢,他忍饥挨饿一身泥水一身汗,从无怨言。
    财娃子不爱交际,不爱串门子,只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都在地里忙碌着,除了到集镇买菜,上小商店买日杂和低廉的烟之外,很少出过远门。多半辈子只去过西安,哪里都没去过。他穿戴也很普通,一件新衣服几乎穿到头,夏天凉鞋,冬天解放鞋,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卖菜,靠卖菜养家糊口。他一生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天然恬淡。
    在财娃子的努力下,他家终于盖了四间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子,他的大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儿子读不进书,毕业后和他学做小生意,也是他的接班人。他每天买菜、洗菜,儿子负责卖菜,父子分工明确,他教育儿子做生意要诚实守信,不能赚那昧心钱,做人要凭良心,不做亏心事。他家虽生活普通平凡,但却幸福快乐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