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绿意盎然的甘泉城












甘泉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37公里处,县内山川秀美,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市退耕还林工作先进县、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作为全市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号称延安“后花园”的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便位于该县境内。因境内神林山麓有美水泉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
多年来,该县林业局始终以打造“开放、生态、文明、幸福”新甘泉为目标,大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和千里绿色长廊建设,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打造绿色甘泉,绿化成绩斐然。2013年4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近两年来,该县林业局按照市上创森目标的总体部署,突破性发展,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了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主的生态安全屏建设工程9.3万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达2.6万亩,杨树速生丰产基地建设达1.5万亩,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达3.91万亩;黄延高速及清泉连接线15.3公里和甘志路62.09公里的绿化;县城直观坡面、高速公路直观坡面和下寺湾镇直观坡面绿化的重点区域绿化0.32万亩,完成县城街道、街道花园、中心广场、县城各单位院落的绿化,实施乡镇绿化6个、村庄绿化17个,完成环山森林公园道路绿化15.3公里。在森林保护中大力开展“亮剑行动”、“圣地护绿三号”等专项行动,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在经历了10多年的退耕还林后,甘泉县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7.4%,有林地面积211万亩,全县近年来累计造林64.33万亩,活立木蓄积5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27%。
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1999年以来,该县林业局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61.25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41.98万亩,(退耕30.25万亩,荒山9.13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4.125万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2.625万亩,杨树速生丰产林1.5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13.4万亩,(人工造林6.9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天保工程1万亩(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0.8亩);造林补贴试点项目0.75万亩。
城区和村镇绿化快速推进。近年来,城区新建广场3处,面积4万平方米,建成1400公顷的森林公园1处,以城郊播绿、河道造绿、见缝插绿、拆违还绿和拆墙透绿等方式栽植各类乔木8余万株、花灌木6余万株,新增各类绿地面积240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5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5%,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共绿地9.6平方米。城区单位、住宅小区绿化覆盖率36%,绿化达标率95%。全县乡镇村组建成休闲绿地广场40处,6个乡镇所在地总面积66.24公顷,绿化23.4公顷,绿化覆盖率35%;117个村庄总面积464公顷,绿化146.3公顷,绿化覆盖率32%。
绿色通道建设长足发展。以高速公路、210国道、高速公路与210国道连接线等道路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完成绿色长廊建设4.2万亩。全县完成高速、国道、县乡道路绿化里程176公里,河流水系绿化103公里。
该县林业局始终坚持把加强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发展地方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每年植树季节,县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参加植树活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相关部门签订造林绿化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实行造林绿化目标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一票否决制,每年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该县高度重视绿化宣传工作,在每年植树季节都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对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林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绿化意识。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面推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5个,尽责率95%。近年来,响应全市开展的“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为甘泉种棵树,建设绿色新家园”活动,动员全民广泛参与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和认植认养绿地树木,在全县掀起了新的义务植树高潮。
该县林业局已经邀请到西北林业勘察设计院等高资质单位的资深专家,共同编制完成甘泉县十二五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县城环山森林公园绿化规划和绿色通道规划。
将绿化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绿色精品,把城乡结合部、入城口、主要道路及交叉点等作为重点进行规划,使绿化工作和全县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规划实施中,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干道、后支道,先近山、后远山”的方式,统筹安排,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板块推进。并大幅提高了造林绿化标准,采取乔、灌、花、草立体种植模式,以油松、侧柏、杨树、柳树、刺槐等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多树种、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理念。
该县财政局每年列支1200万元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对城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绿化资金提出明确要求,有效保证了绿化投入。同时,积极筹措争取社会资金、项目资金,捆绑使用。1999年以来,县上坚持开展每年春秋两季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均上劳8000余人,全面完成了城区“五山”绿化。
积极建立森林资源管理和造林绿化的长效机制,使资源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坚定不移地执行封山禁牧政策,把封山禁牧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加大工作力度,针对不断变化的封禁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有效杜绝了偷牧、夜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