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还是种烤烟划得来”
本报讯(李长波报道)“我家种植烤烟20亩,扣除成本净赚8万多元。”宁强县大安镇天池子村烟农赵文平高兴地说。如今,烤烟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在烤烟种植大户胡振波的地边,十几个小憩的村民正围着他,讨论着各家来年烤烟的种植规模。胡振波坦言,由于传统的粮食种植规模小、成本高、收入低,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增加收入的途径放在了发展特色产业上。天池子村从2013年起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烤烟,到今年全村已有20户种植烤烟,面积达到了350亩,种植最少的户年收入也在4万元以上。目前正是平整烟地的好季节,他们要抓紧时间把地平整好,争取明年再获一个丰收年。
“种烤烟和种粮食哪样划算?”正往地里运农家肥的村民赵生平算了一笔账:“种1亩苞谷只能收入500来元,种1亩烤烟可以净收3500元以上,当然是种烤烟划得来。我去年种了19亩烤烟,除过建烤房等费用,净收了7.8万元呢。”赵生平的脸上写满笑意。
胡振波介绍说,烤烟种植投资少,见效快。烟叶种子、农药、地膜、肥料、烤炉都是政府补贴,技术部门服务也很到位,而且从烟叶大田移栽到销售烟叶,前后只需8个月时间。“因为烤烟产业实行公司先亮单价、投保险,然后农户和公司签订烟叶保回收合同,让烟农没有后顾之忧。”大安镇党委书记张学武说。为帮助烟农发展烤烟,镇上组织烟技人员驻村指导,采取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烘烤、统一分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了田间管理和烘烤技术指导,烤烟亩产量近350斤,加上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农民收益进一步增加,全村烤烟收入13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3680元。
在烤烟种植大户胡振波的地边,十几个小憩的村民正围着他,讨论着各家来年烤烟的种植规模。胡振波坦言,由于传统的粮食种植规模小、成本高、收入低,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增加收入的途径放在了发展特色产业上。天池子村从2013年起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烤烟,到今年全村已有20户种植烤烟,面积达到了350亩,种植最少的户年收入也在4万元以上。目前正是平整烟地的好季节,他们要抓紧时间把地平整好,争取明年再获一个丰收年。
“种烤烟和种粮食哪样划算?”正往地里运农家肥的村民赵生平算了一笔账:“种1亩苞谷只能收入500来元,种1亩烤烟可以净收3500元以上,当然是种烤烟划得来。我去年种了19亩烤烟,除过建烤房等费用,净收了7.8万元呢。”赵生平的脸上写满笑意。
胡振波介绍说,烤烟种植投资少,见效快。烟叶种子、农药、地膜、肥料、烤炉都是政府补贴,技术部门服务也很到位,而且从烟叶大田移栽到销售烟叶,前后只需8个月时间。“因为烤烟产业实行公司先亮单价、投保险,然后农户和公司签订烟叶保回收合同,让烟农没有后顾之忧。”大安镇党委书记张学武说。为帮助烟农发展烤烟,镇上组织烟技人员驻村指导,采取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烘烤、统一分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了田间管理和烘烤技术指导,烤烟亩产量近350斤,加上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农民收益进一步增加,全村烤烟收入13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3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