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陇县六百返乡农民当上小老板
本报讯(通讯员梁会平)在外打工的陇县农民李林忠,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自己的奶山羊养殖场,现在收入远远超过打工的收入。像李林忠一样,昔日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的陇县农民,如今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凭借在外学到的技术以及积累的资金,创办企业当上“小老板”的农民已有601名,带动就业3020人,演绎了一曲曲“凤还巢”的新篇章,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日前,被市上命名为“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
陇县是山区农业县,富余劳动力相对充裕。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把劳务输出产业办成“不冒烟”的大工厂,把劳务大军变成加快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每年6余万人走出县门加入外出务工经商的行列,“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与此同时,该县坚持走“输出——回引——反哺”的路子,县上组建了由工商、税务、财政、农业、畜产、人社、总工会、农村合作银行等12个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陇县创业服务专家团,对回乡人员和有创业意愿人员进行“地毯式”调查摸底,向回乡人员介绍县上创业环境和项目优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返乡农民转变观念自主创业。针对回乡农民工技能和创业知识缺乏的现状,以县就业培训中心、职中、卫校等培训机构为主,按照学校与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思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回乡人员的劳动技能和创业水平。针对创业人员缺资金的实际,县上适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对全县所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复转军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其他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中成年常住人口放宽贷款额度,由5万元增加到8万元,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对创办企业的还可适当放宽额度和年限。同时,对办理小额信贷的客户,进行现场办公,集中审核,尽量简化申请手续和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理周期,提高贷款的发放效率。曹家湾镇三里营村杨小宏大学毕业后想回乡创业,县创业服务专家团得知这一消息后,根据他的专业和特长,指导他发展畜牧养殖,并发放贴息贷款6万元,使杨小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据介绍,全县有创业意愿的1313名回乡农民工中,已有735人参加了回乡创业培训,现已扶持成功创业601人,带动就业3020人,共为430名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968万元。
陇县是山区农业县,富余劳动力相对充裕。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把劳务输出产业办成“不冒烟”的大工厂,把劳务大军变成加快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每年6余万人走出县门加入外出务工经商的行列,“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与此同时,该县坚持走“输出——回引——反哺”的路子,县上组建了由工商、税务、财政、农业、畜产、人社、总工会、农村合作银行等12个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陇县创业服务专家团,对回乡人员和有创业意愿人员进行“地毯式”调查摸底,向回乡人员介绍县上创业环境和项目优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返乡农民转变观念自主创业。针对回乡农民工技能和创业知识缺乏的现状,以县就业培训中心、职中、卫校等培训机构为主,按照学校与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思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回乡人员的劳动技能和创业水平。针对创业人员缺资金的实际,县上适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对全县所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复转军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其他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中成年常住人口放宽贷款额度,由5万元增加到8万元,贷款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对创办企业的还可适当放宽额度和年限。同时,对办理小额信贷的客户,进行现场办公,集中审核,尽量简化申请手续和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理周期,提高贷款的发放效率。曹家湾镇三里营村杨小宏大学毕业后想回乡创业,县创业服务专家团得知这一消息后,根据他的专业和特长,指导他发展畜牧养殖,并发放贴息贷款6万元,使杨小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据介绍,全县有创业意愿的1313名回乡农民工中,已有735人参加了回乡创业培训,现已扶持成功创业601人,带动就业3020人,共为430名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9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