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吹箫引凤 梧桐花开
本报通讯员 王渭 石超奇 孟晟博
吹箫引凤的美丽传说在源起地西岳华山脚下流传二千余年。如今,华阴市演绎着现代版吹箫引凤的动人故事,一次次验证了要想引得美丽“凤凰”来,不仅要有“梧桐树”,还得要有“吹箫人”。
群策群力绘蓝图,一曲箫声引凤来
2011年底,华阴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旅游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引领、城乡统筹”四大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为保障,一系列事关华阴发展的项目陆续开工。
该市对外宣传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借船出海”的战略,这与该市“主动出击、叩门招商”的招商引资促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不谋而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市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为招商引资做什么”开展了大量宣传活动。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丰富的资源和人文魅力,该市还邀请专业影视制作公司拍摄制作了各种版本的宣传片和高品质的外宣品,集中展示了华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发展资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有力宣传了华阴的资源和特色。
工作宣传两促进,千树万树梧桐开
“来华山前,在网上搜索华阴,免费公交车、免费公厕、城市集中供热、华阴老腔等新闻关键词让我对华阴这座城市有了很深地期待,最后决定来华阴旅游。在华阴的几天里,感受到的是天蓝地绿,交通便捷,服务周到,文化底蕴深厚。”一位山东游客告诉笔者。
将华阴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宣传出去,离不开宣传干部和基层通讯员,一篇篇掷地有声的宣传报道通过他们之手传向外部,让更多人看到了华阴的巨变。在该市争创国卫的热潮中,广播、电视、网站、短信、标语等各种形式的创卫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颇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墙随处可见,市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街巷更干净了。不少外地游客说在华阴旅游最深刻的不只是景点的体验,更是华阴优质旅游服务环境的享受。
山水名城更璀璨唱响发展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华阴市外宣部门紧跟步伐,着力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先后策划了十八大精神“四进三送”和市委书记进村入户宣讲一号文件等活动。
2014年春节收假上班第二天,华阴市委书记卢发兴就带着农业、科技、信用联社等部门的负责人到农村上门讲政策、问农情、解难题、话发展,全程参与,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华阴的“九眼贡莲”在外被叫地响当当,受到陕西荷丰生态农业公司的青睐。他们来到华阴,发展莲藕产业化种植。通过宣传普及,持续推进,华阴市万亩莲藕基地被评为国家莲藕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莲藕种植总面积达11883亩,受益群众7257人,前来观赏和参观人数年超过30000人次,项目区农民仅莲藕产业年人均纯收入4688元。
勤劳智慧的26万华阴人民在8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续写着构建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名城的宏伟画卷。
吹箫引凤的美丽传说在源起地西岳华山脚下流传二千余年。如今,华阴市演绎着现代版吹箫引凤的动人故事,一次次验证了要想引得美丽“凤凰”来,不仅要有“梧桐树”,还得要有“吹箫人”。
群策群力绘蓝图,一曲箫声引凤来
2011年底,华阴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旅游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引领、城乡统筹”四大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为保障,一系列事关华阴发展的项目陆续开工。
该市对外宣传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借船出海”的战略,这与该市“主动出击、叩门招商”的招商引资促经济发展工作思路不谋而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市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为招商引资做什么”开展了大量宣传活动。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丰富的资源和人文魅力,该市还邀请专业影视制作公司拍摄制作了各种版本的宣传片和高品质的外宣品,集中展示了华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发展资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有力宣传了华阴的资源和特色。
工作宣传两促进,千树万树梧桐开
“来华山前,在网上搜索华阴,免费公交车、免费公厕、城市集中供热、华阴老腔等新闻关键词让我对华阴这座城市有了很深地期待,最后决定来华阴旅游。在华阴的几天里,感受到的是天蓝地绿,交通便捷,服务周到,文化底蕴深厚。”一位山东游客告诉笔者。
将华阴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宣传出去,离不开宣传干部和基层通讯员,一篇篇掷地有声的宣传报道通过他们之手传向外部,让更多人看到了华阴的巨变。在该市争创国卫的热潮中,广播、电视、网站、短信、标语等各种形式的创卫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颇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墙随处可见,市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街巷更干净了。不少外地游客说在华阴旅游最深刻的不只是景点的体验,更是华阴优质旅游服务环境的享受。
山水名城更璀璨唱响发展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华阴市外宣部门紧跟步伐,着力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先后策划了十八大精神“四进三送”和市委书记进村入户宣讲一号文件等活动。
2014年春节收假上班第二天,华阴市委书记卢发兴就带着农业、科技、信用联社等部门的负责人到农村上门讲政策、问农情、解难题、话发展,全程参与,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华阴的“九眼贡莲”在外被叫地响当当,受到陕西荷丰生态农业公司的青睐。他们来到华阴,发展莲藕产业化种植。通过宣传普及,持续推进,华阴市万亩莲藕基地被评为国家莲藕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莲藕种植总面积达11883亩,受益群众7257人,前来观赏和参观人数年超过30000人次,项目区农民仅莲藕产业年人均纯收入4688元。
勤劳智慧的26万华阴人民在8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续写着构建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名城的宏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