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善意流动,来个微笑


本报讯(实习记者席姗)1月9日上午,本报特派编辑出版中心主任陈强、策划考评部主任陆文杰以及陕西农村网记者,赶赴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移村,代表陕西农村报看望慰问对口帮扶户。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精准扶贫的移村,是一个800多户的大村。为了扶持该村脱贫致富,陕西日报传媒集团选定该村46个贫困户实施部门对口帮扶,该村6组贫困户闫迎迎和吴守林便成为了本报对口帮扶户。
当天上午11时,本报慰问人员在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常建军、王小红的引领下,来到闫迎迎家,送上两袋大米、两袋面粉、两桶食用油和500元慰问金。陆文杰拉住闫迎迎的手,嘘寒问暖之后,坐在院里拉起家常。“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陆文杰说,他带来的是农村报的问候,想带回的是真实信息,想干的是尽一切力量帮助他家脱贫致富。听了这席话,闫迎迎激动地打开了话匣子。闫迎迎的妻子身患重病20多年,19岁的儿子先天智障。53岁的闫迎迎虽然奋力打零工,但仍入不敷出,捉襟见肘。
拉话中,陆文杰提出帮其联系养鸡、种牡丹等。闫迎迎感激地说:“咱没场地、没技术,弄不成啊!你们有这份心,我就很知足了!”随行的村干部表示,将会根据闫迎迎家的具体情况,给他安排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随后,本报人员又来到另一个贫困户吴守林家。吴守林外出打零工,他妻子接住米面油和慰问金后,激动得不知说啥好。吴守林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后,儿子意外身亡。老年丧子之痛,击垮了夫妻俩。家中没有壮劳,身体常年多病,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家长里短的拉话中,吴守林的妻子颤声说道:“你们跑这么远,拿着钱物来看我,我心里暖洋洋的。”
说话间,早已过了饭口,吴守林的妻子非要留大家吃饭不可。于是,大家一起忙着做饭。一碗面条,几个花卷,大家边吃边谈,继续着如何走出困境、发家致富的话题。饭后,本报人员留下饭钱后,与大家依依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