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姬桂玲与她的苹果园
    本报讯(马龙报道)走进米脂县高渠便民服务中心高硷村姬桂玲的苹果栽植基地,只见宽幅梯田中栽植的果树已长得两米多高,姬桂玲和工人们正在查看果树的长势;不远处,一台推土机正忙个不停,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这是正在修建的苹果储藏库。
    正在一旁忙碌的姬桂玲告诉笔者,果园用地是在2012年从村集体和个人土地中流转到的1000亩,2013年栽植了果树500亩,2014年又栽植果树500亩,等整个果园进入盛果期,每亩可收入1万多元。
    两年间,姬桂玲在平整土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后投资百万元以上。其中,投资52.6万元,对流转到的土地进行全面整理;投资28万元,架设高压线3.5公里;投资29.7万元,修建果园生产管理用房7间。后来,米脂县政府给予每亩400元或500元不等的补助,主要解决苹果园建设所需苗木、地膜、竹竿、肥料、农药等费用。
    姬桂玲在栽植过程中,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栽植管理,就是选一株壮苗,挖一个大坑,上一筐有机肥,施一碗磷肥,浇一桶水,覆一张地膜,栽一根竹竿。同时还有专人进行肥水管理、地膜覆盖、合理间作、科学修剪等,确保果园实现“一年栽植保成活、二年重剪促发旺、三年拉枝成花芽,四年实现初挂果,六年丰产见效益”。
    这几年苹果市场发展较好,加上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大,这给发展山地苹果带来很好的机遇。同时通过苹果产业的发展,还可示范带动周边村民发展果业,让红彤彤的苹果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