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最好2014 更好2015






本报记者 鱼玉军
2014年转眼即逝,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2015年。
回首过去,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年的付出,一年的汗水,凝聚成一颗颗硕果。
一年来,榆林人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鼓舞下,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扎实苦干,锐意进取,在作风建设、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基础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榆林经济在困难中前行,各项社会事业赢得全面发展。
现在,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榆林人民扬鞭在脚下;新年的曙光已经升起,幸福梦想迎来新的步伐。榆林人民告别2014年的辛劳,吹响2015年的号角,怀着新的希望,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
吴堡:统筹发展奔向幸福
中共吴堡县委书记王华:2014年,吴堡县坚持以建设美丽吴堡、幸福吴堡为总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生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7.2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0元,分别增长10.4%和5.4%。
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省级卫生县城被省政府正式命名授牌,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环保、园林、节水县城创建启动铺开。高标准完成了枣塔等5个村“八位一体”型(集雨场、集雨窖、菜园、沼气、圈舍、厕所、太阳能、洗澡间)示范村和辛舍窠、杨家畔2个推进村建设任务,全县新农村示范村达到40个。在黄河沿岸实施移民搬迁207户725人。
新兴产业和工农业发展并驾齐驱。完成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16.7%;完成农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75亿元,同比增长8.6%。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00万元,扶持700人创业及扩大产业规模。张家山镇手工空心挂面发展迅猛,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改善民生,共享成果。县城示范幼儿园投用,缓解了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全县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8.26%,实现全县干部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52个,其中公益性岗位368人,就业创业培训311人,劳动力转移就业2.14万人次,创收2.57亿元。
2015年,吴堡县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矿区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全民创业活动,突出发展手工挂面加工业,完成投资900万元,打造手工挂面家庭工业密集区。
以城乡统筹为目标,构建城镇化体系。启动投资4.8亿元的县城新区建设项目,完成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完成“四城联创”年度目标任务。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庭院绿化硬化为重点,巩固和提升12个示范村,启动7个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兴办实事好事。启动吴堡高级中学和第四幼儿园建设,新建21所村卫生室。大力实施廉租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切实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靖边:工农并进跨越2015
靖边县人民政府县长刘维平:过去的一年,靖边县虽然经历了诸多困难,承受了巨大压力,但靖边县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靖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100亿元,增长1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亿元,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2130元、13910元,增长6.8%和9.7%。
过去的一年,靖边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县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2.5%,粮食产量突破25万吨。工业经济逐步转型,能化园区一期项目启动;建成了全省首家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示范县,跻身全国新能源百强县第六位。
过去的一年,靖边县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1%。全县建成10条市政道路,开放文化广场,投放600辆公共自行车,城镇化率达到63.84%;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4名,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3150套;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3%。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靖边县将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有关精神,不断推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民营经济三大发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文化旅游三大建设,更加重视民生基础、社会管理、自身建设三大保障,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靖边县将继续优化结构,做强做优能化产业,从技改、提高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着手,促进工业从数量向质量突破、从规模向效益转变。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以流转土地、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业品牌为重点,逐步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过渡。继续实施项目带动,全力推动蒙华铁路、靖神铁路、204省道靖边段、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精品县城、宜居集镇,打造集约型、特色型、品味型小城镇。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重点行业产业提升技术水平。深入改革开放,坚持民生为本,健全社保体系,构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绥德:集约用地把好红线
绥德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德富:2014年以来,绥德县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主动有效保障科学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不断深化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改革,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绥德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绥德县国土部门完成了榆林市政府下达的115.8万亩耕地、9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严格实施了土地集中供应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使绥德县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下降10%,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开展307国道北过境线改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地灾防治四个体系建设,实现了2014年无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
积极开展了“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
2014年,绥德县国土部门共巡查300余次,及时将25起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实现了2014年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全县利用5个月时间,在用地审批、耕地保护、占补平衡、供地出让、登记发证、土地规费征缴和使用、执法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完成了国家国土资源专项审计迎审工作。
2015年,绥德县国土部门将进一步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国土资源工作新定位,为绥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为绥德县“三农”发展鼓足劲,为农民致富铺好路。
东坑镇:全力拼搏率先小康
靖边县东坑农业园区主任、东坑镇党委书记王永斌:辞旧岁心情舒畅,迎新春喜气洋洋。2014年,东坑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亿元,实现了“十二五”以来年均递增15.2%,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600元。东坑镇加强“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园区化、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趋势。加强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东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受到中、省、市县的多次表彰。
激情澎湃的2014年即将远去,开启新的希望的2015年已经到来。东坑镇党委、政府将稳步推进“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人才兴镇、文化塑镇”战略,以及“靠调整起家、靠蔬菜当家、靠科技兴家、靠市场发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培植“菜、薯、羊”三大主导产业,统筹推进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靖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示范镇和白于山区移民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东坑”全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