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家乡的温情冬日


我的家乡是个塬区村庄。村子独特的地貌显现出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一沟两岔三梁四面坡,远眺似弥来佛头枕秦岭、脚蹬渭河仰卧于秦岭脚下,悠然观赏着蓝天白云。拐沟、窑窝、洼老、吴家潭、羊虎岭、金家塬,单听这别致的自然村名,就可想象得出村子的地貌特征。块块农田里庄稼郁郁葱葱,满坡实洼栽种着核桃,是有名的核桃之乡。在茂密的树木掩映中,露出一排排红砖楼舍,颇有田园风光。得益于绵绵秦岭这道天然屏障,家乡的天比别处更蓝,空气更清爽。
沿西宝南线钓渭东段南行,顺沟而上,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直通到村里。冬日的寒风撕扯着雪花张牙舞爪地扑来,碰撞到高高的土塬上,立刻少了许多嚣张,揉揉撞疼了的屁股拐向别处。洁白的雪花终于摆脱寒风的纠缠,舞动着纱裙飘向洼里。嫩绿的麦苗张开双臂将雪花拥入怀抱,雪花受不了这份热情,变作泪水渗入麦苗的心底。家乡的冬日是温柔而多情的。
行至村子最中央,算是村子最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广场中间为篮球场,雪雨过后,广场四周成排的紫薇摇曳,雪松吐翠,女贞泛绿,生机盎然。广场南边一排平房原是村小学校舍,现改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分别设有棋牌室、休息室,供老年人娱乐和休息。北边一排平房,是图书阅览室和器乐室,政府每年赠送数千元的惠民科技文化图书,还赠送了戏曲演奏的各种器乐设备。东边是健身区,透过白色雕花栅栏,可以看到在雪松区间安装的各种体育健身器械。西边是今年秋季新建成的村公共服务中心大楼。
文化广场是村民们聚集健身娱乐的场所。近几年,中青年大都外出打工,村小学也被撤并,留守在家的都是老年人了,村子显得空旷而寂静,文化广场便成了唯一热闹的去处。大家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健身器械上锻炼,或在棋牌室打牌娱乐。秦腔自乐班摆开阵势,在委婉缠弦的器乐声中,扯开嗓子吼起秦腔,沟沟岔岔里回荡着秦声秦韵。小学生们从学校回家,跑到广场游玩嬉闹,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篮球场上白天是青少年奔跑比赛的战场,晚上是女青年跳广场舞的场所,悠扬的旋律伴着优美的舞姿,白天劳作的辛劳在歌舞中烟消云散。广场上的纳凉晚会和节日文艺晚会,更成为村民们丰盛的文化大餐。
村文化健身广场是村民们健身娱乐的乐园,是家乡巨变的历史见证,是家乡的魂。有了这魂,寂寞的家乡便活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