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用责任传递职业正能量


本报记者 张恒 陈艳子
12月24日,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来到西安,10名战斗在新闻第一线的优秀记者代表讲述了各自的采访经历,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记者这个神圣使命,令现场200多名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深受感动,更加燃起大家的职业激情和责任感。
王玉清38年终圆记者梦
“我是来自内蒙古农村的‘草根’通讯员,38年了,我爱新闻这一行,就像谈恋爱一样,没有她就不行,离开她就难受。今天跟大家分享3个故事。”来自内蒙古赤峰日报社的记者王玉清一开口,就让大家感受到他对新闻工作的热恋情怀。
2003年,王玉清听说有位叫孙月光的农家女竟然叫聋哑儿童开口说了话。采访过程中,他发现因为受场地限制,很多聋哑孩子得不到救助,于是连夜赶写人物通讯《30个孩子一个妈》。缘于爱心,他一个简单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回应,多年来令180名聋哑儿告别了无声世界。
2007年,当王玉清偶遇小学生唱灰色歌谣时,出于一种职业的使命感,他找到当地学校,和校长、老师们一起编写了42首红色歌谣,于是有了《3万小学生唱响“红色歌谣”》的感人场面。
关于《“一元钱敬老”暖了一座城》的故事,王玉清是这么做的,他首先动员自己开婚纱影楼的女儿,为镇上420名老人上门拍照。随后又抓活动推广,“一元钱买药”“一元钱理发”“一元钱打车”等公益项目不断涌现,3万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让一座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奉献、用心、尽责,成就了我的梦想,今后我要多抓好线索,多写好故事,做个‘草根式’的好记者。”王玉清满含真诚的话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同行。
谭里和
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
“前几天,就在我离开湖南的时候,我数了一下阳台上的拐杖,29根,一根根撑坏的拐杖伴随着我走遍三湘四水,也撑起了我的新闻理想”。当湖南今日女报社首席记者谭里和拄着拐杖演讲时,台下的观众顿时肃然起敬。
15年前,谭里和考上了大学,然而,手持录取通知书的他却被一句“录取你是我们的误会”便拒之门外。当他第三次考上大学,依然被大学拒绝时,一群有正义感的记者在新闻媒体上大声呼吁,使得他终于走进象牙塔,圆了大学梦。那时,“记者”这个职业在他的心里既温暖又神圣。于是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弃医从文选择了新闻工作这一行。
一双健硕的腿对于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在外奔波的记者而言,有多么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谭里和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不但妙手著文章,还铁肩担道义。
2012年,为了给渔民解决户口问题,他坐着犁田机拖着的一条小木船来到渔民身边,三天两夜调查采访,当他写完稿子才发现自己的右腿因为岛上的潮湿几乎失去了知觉。他采写的《洞庭湖上的“天吊户”》报道反响很大,盼望多年的渔民终于有了户口。谭里和从内心深处笑出了声,能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对一个记者而言,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呀。
2012年,谭里和在调查越南失踪新娘时,犯罪分子给他发来了短信,威胁要打断他另一条腿。于是,谭里和的妻子天天在他下晚班的时候接他,她说:“如果真有人伤害你,至少还有我在你身边喊‘救命’”。“最令我感激的是湖南今日女报社和我的家人,是报社的破格录用使我拥有了我热爱的工作,我的家人对我默默的支持成就了我的职业理想。”谭里和激情洋溢地说道:“谁说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只要我们记者扎根基层,亲近老百姓,那么我们的青春就永远不会褪色”。
周立
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
感动全国的爱情故事《天梯作证,真爱永存》就是出自重庆日报社记者周立笔下。
2006年,周立在江津深山的悬崖峭壁发现6000多级阶梯,这是一位隐居深山的男人刘国江为比他大10岁的妻子徐朝清所建。采访了两位为了躲避世人异样的目光,而过着与世隔绝日子的夫妻,周立被这种纯粹而坚贞的爱情打动了,她写下了《姐弟恋隐居深山半世纪》的报道,让一段旷世恋情广为人知。
8年来,为了写好报道,周立曾5次攀爬阶梯,往返6万级石梯。她既是记者,又是老人的亲人,一直关注关心这对老人直到老人去世。
周立对爱情天梯的报道,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而且也令无数对纯美爱情充满期望的人关心和惦念这对不离不弃的夫妻,徐朝清对周立说的那句话“两口子,要团结,讲情义”也成了情侣之间的口头禅。
“坚持脚底下出新闻,用一个个有生命的故事,讲述人性的光芒,去感染人、影响人。”这就是周立的新闻理想,是她作为一个记者质朴的职业情怀。
住珠峰大本营,让身心接受洗礼的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影视中心记者谢南希;与巴基斯坦阿里老师有个约定的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部翻译王茜婷;“你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的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春晓;用短短几句乡音,把听众带到海峡对岸,感受血浓于水两岸亲情的厦门卫视新闻部记者林懿琳;用真诚去诠释“这就是新疆人”的新疆电视台记者海米提·买买提;端起神圣的相机向前冲的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陈楠;在战斗中不断历练成长的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孙铁翔……一段段感人肺腑、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好故事,打动着在场每位媒体人的心灵。报告会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一颗纯净而忠诚的心来维护职业尊严,用“向善向上向前”的积极态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