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商南茶:浓浓香味在秦岭南坡飘荡
本报记者 张泰东
商南茶,以其香高、味浓、回甜、耐冲泡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1961年以张淑珍为代表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历经数十载不断探索,将茶叶栽培学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使商南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世界茶园中夺目的品类。
山水造就了商南茶叶的品质
商南,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独特的气候、独特的土壤,造就了商南茶独有的“汤绿、香高、味浓、回甜”之优秀品质。1988年6月15日在陕西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了“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的佳话。同年,商南泉茗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92年商南泉茗在中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荣获“陆羽杯”大奖。
40多年来,商南人经过不懈努力,已培育打造出“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乌龙”、“商南白茶”、“秦园皇茶”、“茯砖茶”、“秦岭红”、“金眉”、“金丝翠芽”、“金丝雾峰”、“秦眉”、“清泉毛峰”等秦岭泉茗系列二十多个品牌,“双山”牌商标和“秦露”牌商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商南“中国茶叶之乡”称号,2007年商南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列入“全国名茶百强县”,2009年国庆节期间“商南泉茗”漂洋过海走进美国白宫,成为商南人民馈赠美国官员和商界代表的纪念品。
2014年8月6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活动,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秦园春”牌秦园春皇茶、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双山”牌秦岭泉茗荣获特等奖;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双山”牌商南绿茶,商南县金丝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秦露”牌金丝雾峰荣获一等奖。今年,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评比活动,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办公室对全国12个省市重点产茶县进行综合评选,商南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商南茶迈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为了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商南县委县政府按照“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科学规划,加大扶持,规范建园,培育龙头,坚持一手抓茶叶基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市场开发。
目前,全县共建茶叶基地20.64万亩,年产茶叶2400吨,年产值达2.6亿元,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家,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年加工能力达2600吨,茶叶大户4200多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深加工、山外拓市场,高技术创新,技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子。同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含量。
2008年6月,在原商南县茶业站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商南县茶叶产业发展局,负责市场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并在茶叶产业发展局设立茶叶研究所一个,目前有茶叶研究专家3人,从事茶叶技术推广的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15人,技术员20名,乡土专家人才50人,已完成科研项目与技术5项,并与西北茶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商南县提出到2020年,全县茶叶基地规模发展到25万亩,茶叶年产量将达到10000吨,茶叶年产值达到1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0000元,将茶叶打造成商南县富民强县的绿色支柱产业。
商南茶,以其香高、味浓、回甜、耐冲泡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1961年以张淑珍为代表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历经数十载不断探索,将茶叶栽培学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使商南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世界茶园中夺目的品类。
山水造就了商南茶叶的品质
商南,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
独特的气候、独特的土壤,造就了商南茶独有的“汤绿、香高、味浓、回甜”之优秀品质。1988年6月15日在陕西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了“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的佳话。同年,商南泉茗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92年商南泉茗在中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荣获“陆羽杯”大奖。
40多年来,商南人经过不懈努力,已培育打造出“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乌龙”、“商南白茶”、“秦园皇茶”、“茯砖茶”、“秦岭红”、“金眉”、“金丝翠芽”、“金丝雾峰”、“秦眉”、“清泉毛峰”等秦岭泉茗系列二十多个品牌,“双山”牌商标和“秦露”牌商标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商南“中国茶叶之乡”称号,2007年商南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列入“全国名茶百强县”,2009年国庆节期间“商南泉茗”漂洋过海走进美国白宫,成为商南人民馈赠美国官员和商界代表的纪念品。
2014年8月6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活动,商南县沁园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秦园春”牌秦园春皇茶、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双山”牌秦岭泉茗荣获特等奖;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的“双山”牌商南绿茶,商南县金丝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秦露”牌金丝雾峰荣获一等奖。今年,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评比活动,中国名茶之乡评选办公室对全国12个省市重点产茶县进行综合评选,商南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商南茶迈向产业化发展之路
为了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商南县委县政府按照“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科学规划,加大扶持,规范建园,培育龙头,坚持一手抓茶叶基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市场开发。
目前,全县共建茶叶基地20.64万亩,年产茶叶2400吨,年产值达2.6亿元,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家,茶叶初制加工厂200余个,年加工能力达2600吨,茶叶大户4200多户,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深加工、山外拓市场,高技术创新,技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子。同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含量。
2008年6月,在原商南县茶业站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商南县茶叶产业发展局,负责市场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并在茶叶产业发展局设立茶叶研究所一个,目前有茶叶研究专家3人,从事茶叶技术推广的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15人,技术员20名,乡土专家人才50人,已完成科研项目与技术5项,并与西北茶叶研究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商南县提出到2020年,全县茶叶基地规模发展到25万亩,茶叶年产量将达到10000吨,茶叶年产值达到1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0000元,将茶叶打造成商南县富民强县的绿色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