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心系科学情系家乡
——走访山东大学教授陈靠山
    陈靠山,陕西华县人,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科技开发委员会主任。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获得丰硕成果。
    初冬时节,笔者到山东大学走访了陈靠山教授,在山东大学的实验室找到他,他的实验室有3间房子,摆满了各种仪器和培植、驯化的植物,显得拥挤,可有条不紊,错落有致。
    见到笔者到访,陈教授说:“见笑了,办公室太窄小,房子紧,不够用,让给实验室。实验室房子也不够用,有些实验还得跑段路去中心实验室做。”
    笔者对陈教授说:“你们房子小,可出的是大科研成果,给农业的贡献特别是给西部旱作农业的贡献太大了。2012年12月12日《科技日报》在《前沿人物》栏目专题报道了您的事迹,说您寻找庄稼健康生长密码,一鸣惊人,硕果累累,是山东的袁隆平。”
    陈教授把农作物抗旱抗病虫害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选题。他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干旱使生物膜结构较早受到破坏,逆向思维就是保护好生物膜就有可能提高植物的抗性。经过反复试验惊喜地发现:若干物质对生物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他终于研制出了一种产品“天达2116”,含义是,解决21世纪中国达到16亿人口时的吃饭问题。
    陈靠山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促生、抗逆、防治病虫害的多功能生化——生物制剂的研制与应用”在山东省科技厅通过鉴定。这种制剂名叫兰迪多邦,它以天然活性物质抑制病原活力,以牛蒡寡糖等多种诱导子协同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以有益微生物竞争病原物的生态位或者直接杀灭病原菌,设计多靶位的生化——生物植物病害防治剂。
    此产品已在他的家乡华县嘉诺产业园试产,经过农民使用,效果明显,被评定为渭南市农民信得过农资品牌。
    陈靠山教授的科研产品攻克了主要植物的抗干旱、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品质,造福农业,让农民获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