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举全县之力护一江清水








社会上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地方是否重视环保生态,只要看当地环保部门是否权威即可。”其实,这种说法有些片面,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力度大不大、投入多与少、做的好不好;企业主体责任执行的到不到位、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强不强等等,都能体现一个地方重视环保生态的程度。
月河发源于汉阴县凤凰山,自西往东贯穿汉阴,南收9条河(沟),北纳14条河(沟),于汉滨区建民镇许家台注入汉江,汉阴境内流程49.5公里。由于紧邻316国道,交通便利,沿岸群众居住集中,各类企业也大都选在月河川道安家,所以对于汉阴保护汉江水质工作来说,月河与汉江的保护同等重要。
长期以来,汉阴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保护汉江、月河水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汉阴出台了《汉阴县2014年汉江、月河水质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镇村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并监督汉江、月河水质保护工作。
对污染企业坚决说不
2014年11月14日,位于汉阴县月河边的沃得利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送走最后100余头生猪后,大门缓缓关闭。这意味着全县存栏量第一、日均存栏万头、占地150亩的生猪养殖场正式关停。该公司是江苏雨润集团旗下的养殖公司,是安康市重要招商引资项目。
今年2月10日,新年上班第二天,县长周永鑫到沃得利养殖公司实地勘察,目睹其糟糕的环境状况后,痛下决心。随即汉阴采取措施,县政府向江苏雨润集团发函,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县环保局向该公司下达通知,要求企业在3月底前整改到位。
4月1日,由环保、农业、电力、当地镇政府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该企业实施全场断电。当晚,集团总公司给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函,决定自行关闭企业,并请求当地政府给予一定期限,做好猪只转运和场地清理。沃得利公司制订了为期3个月的清场计划,联合执法组恢复供电,此次停电32小时。
6月30日,沃得利公司未能按期完成自定计划,猪只存栏仍然超过6000头。7月2日,联合执法组再次采取断电措施。在沃得利公司做出具体承诺的前提下,考虑到当时生猪市场疲软、高温疫情等实际问题,执法部门同意恢复供电,停电48小时。
汉阴县环保局局长徐家保说:“11月14日,沃得利公司在我们的监督下终于关停。此次强制停产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群众看到了政府壮士断腕般治污的决心,其他企业也受到了震慑,为我县今年开展汉江、月河水质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直以来,汉阴县坚决淘汰和拒绝各类污染企业。仅近三年,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型项目30个,先后关闭落后工艺和高能耗、高污染砖窑6家,督促12户企业完成环保治理。
“谁敢破坏生态环境、制造污染,就别想在汉阴立足!”徐家保说。
让每条河流充满生机
今年4月,汉阴成立月河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孙勇挂帅,县水利、国土、环保、监察、公安、电力部门以及相关乡镇联合开展执法,对在全县所有河道、堤防、护堤及田地进行非法采砂的采沙场坚决予以关闭。
4月28日,月河沿岸24家非法采(洗)砂企业全部关停,其中8家砂场已拆除设备,其余16家砂场正按法律程序移交法院强制拆除。
众所周知,采砂行业利益巨大,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而汉阴一举关停月河所有砂场,力度之大确属罕见,开安康全市之先河,兄弟县区无不为之称赞,百姓更是拍手称快。对于此次专项行动,汉阴水利局副局长李华坦承:“这次行动取得的成效确实不小,社会反响也确实不错,我们当时面对的压力也的确很大,有威胁,有利诱,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坚强有力的支持,此次行动是什么结果仍未可预料。”
汉阴水利局对汉江、月河及其支流河道的管理从不放松,定期投放鱼苗,修复水环境,保护水生物多样性。特别在涉水项目中,对排污口审批关口前移,在水资源论证中,就污水排放问题要求建设项目零排放,严禁设置入河排污口。
长期以来,汉阴水利局努力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治水。2014年丹治工程汉阴水利局投资1625万元实施平梁小堰沟、汉阳富水河、漩涡芭蕉河、凤堰四条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同时做好2015年项目争取,目前,已下达的汉阴县续建凤堰、马家河和新建东沙河三条流域计划,项目总投资103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58平方公里。
通过持续地投入治理,汉阴江河水质自净能力明显提高,全县江河逐渐恢复生机。
给每座山川披上绿衣
汉阴县委书记杜凤军说:“良好的生态是汉阴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保护好生态既是履行‘一江清水供北京’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坚持科学发展、循环发展,让百姓享受更多‘生态红利’的具体体现。”
思路决定出路,汉阴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全面启动城乡绿化攻坚,走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新路子,实现由“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转变。
十年来,汉阴实施天保工程育林35.3万亩,汉江绿化造林5.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4.6万亩,长防工程造林6.8万亩。突出抓好绿色通道、联村建绿等15项重点增绿工程,构建了“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的绿化立体网,为汉阴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大大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
如今的汉阴,群山叠翠,万岭葱茏。64%的森林覆盖率,突出的护林增绿工作让汉阴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殊荣。
12月,安康市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汉阴决定以此为发展契机,将道路绿化、林带绿化、水系绿化、特色绿化、空闲地绿化等建设列入重点增绿项目,不断增长森林资源,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届时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将是一幅“有山皆绿,有水皆清,一条通道一条绿色走廊,一座城市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座绿岛”的生态画卷。
汉阴县林业局局长吴大平说:“通过给全县每座山川披上绿衣,大幅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让一江清水四季清澈。这一方山水不仅给我们带来绿意盎然,还给我们带来勃勃生机。这是我们林业人应尽的责任,这是我们汉阴人的骄傲。”
举全县之力护水出境
“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汉江水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这一重任我们应当完成,也必须完成。为保护汉江水质,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我县将继续采取防治与治理相结合的措施,确保汉江水质稳步改善。”汉阴县县长周永鑫说。
在工业集中区和农业园区,汉阴通过补链招商,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种养结合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新型建材产业链和富硒食品产业链等多个产业链条,构建了涵盖三产的大循环、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三个循环体系,初步形成一套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清洁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汉阴在镇村建立了“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垃圾处置机制,农村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
汉阴还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宣传行动,引导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对汉江的污染。汉阴县博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首要公益内容就是关注环境保护,志愿者已由最早的几个人发展至400余人。在汉阴,像这样的民间环保力量还有很多,保护汉江、月河母亲河水质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近两年,汉阴县累计投入重点生态项目资金1.17亿元,建成了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厂、沿汉江、月河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一批环保设施,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工业企业均实现污水零排放,县域内汉江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月河水质巩固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保护汉江、月河水质,30万汉阴人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不仅要让同饮一江水的京津人民放心,还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满意!”这是汉阴人民的共同心声。
如今,保护汉江水质已成为汉阴人共同的行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共同保护好这一江清水,共享这一江清水带来的福祉。
(刘玉林 余龙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