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蓝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社农双赢”的由来

    蓝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60余年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奋力前行,从过去默默无闻承担农村金融服务的“背包银行”和“草根金融”,始终坚持立足蓝田,扎根“三农”,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服务质量和服务“三农”工作水平,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川岭山塬沿灞河分别排开,农业人口占比大。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人文山水蓝田,西安东部新城”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快推进蓝田“人文山水蓝田,西安东城新城”的建设步伐,已成为西安后发先进的区县之一。与此同时,蓝田联社始终坚持“创新固本、求真务实”和“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坚持省联社“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蓝田县信用联社驶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截止2014年9月,蓝田联社已发展成为拥有26个基层信用社、直属分社、营业部,43个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员工400余人,各项存款余额58.3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的44.52%,位列第一,各项贷款余额30.7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65.04%。
    蓝田联社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宗旨,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改善服务质量,丰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近年来,对全县农户建立了农户经济档案。
    与此同时,蓝田联社以“三大工程”活动为契机,积极解决农户“贷款难”和基层信用社“难贷款”问题。通过建立客户经理公示制度,公示客户经理姓名、联系方式及受理贷款范围,让客户充分了解客户经理相关信息,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客户选择客户经理办理贷款,另一方面有利于接受群众公开监督,杜绝贷款办理中的不良行为。即使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偏远山区,也坚持在服务辖区村部、集市等人群聚集地张贴信贷服务公示,扩大服务承诺知晓面。与此同时,还对现有的贷款业务品种进行梳理公示,帮助客户结合自身从事的种养加产业,自主选择信合业务品种,使蓝田信合和群众的感情愈发融洽。
    为了有效促进贷款投放,蓝田信用联社不断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首先,他们针对农户及农村土地承包户生产经营需求,积极尝试开办农村土地流转权抵押贷款、农户宅基地抵押贷款、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有效解决这部分群众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另外,他们还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用,同县就业局密切联系切实做好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通过财政贴息,减轻了客户的经济负担,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及强农惠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蓝田联社在推动发行家乐卡业务满足农村一家一户生产需要的同时,还积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对涉农贷款采取降低贷款利息等举措,实行利率优惠,均按同期限利率下调一档次执行,以减轻贷户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很好地满足了辖内“三农”发展的资金需要。
    近年来,蓝田县信用联社坚持“陕西信合——陕西人的银行”的办社理念,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助力蓝田县域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创新信贷产品、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为当地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群众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蓝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供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