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华阴创卫 绚丽蜕变后的城市新颜
    华阴市卫生局局长卫百战,副局长党徽在华西镇良方村检查农村改厕工作。
    华阴市市长程军创卫期间检查华阴市太华北路道路设施建设情况。
    2013年市委书记卢发兴检查华山镇市场环境卫生工作。

    本报记者 车向斌
    初冬时节,记者一行来到华阴,无论是刚入华阴的国道两旁,华山脚下,还是进入市区后的马路、门店、花坛、树木……眼前的景象总给人的是“新生般”靓丽整洁,井然有序,处处是怡人的风景。虽有萧瑟之风扫荡那发黄的落叶,但在黎明时分,早被殷勤的清洁工打扫得干干净净。相比一年前顺利通过的省级卫生城市,这次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无疑又使华阴市完成了破茧成蝶的“绚丽蜕变”。“还是创卫好!创国卫比创省卫更好!街道干净整洁,村镇干净卫生!我们小区的旮旮旯旯也经常有人打扫,百姓、市民倍感生活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在华阴市街道,一位退休教师驻足后感慨地对记者说。
    实际上,从2012年5月,华阴市委市政府奏响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号角后,市委市政府就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创卫目标责任书》,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以卫生、市容、环卫,城建等部门为牵头单位的创卫领导小组,统领全市60多个职能部门、十几个乡镇(社区)主要领导为成员单位,号召全市26万群众共同参与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大潮,在华阴市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提升思想高度 狠抓创卫是重点
    思想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创卫开始,华阴市委、市政府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文明建设、爱国卫生等工作为重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以“硬件抓项目、软件强管理、整体上水平”的创卫理念。广泛动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强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力求在城市管理和提升市民素质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实现城市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创卫办先后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考核办法》、《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创卫工作规划、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分解表》等规范性文件,把创卫工作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部门的目标管理。
    华阴市市委书记卢发兴多次强调:各级各部门必须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创国卫整体工作要求上来,把创国卫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强化对工作任务的落实;必须确保资金到位、硬件到位、软件提升、死角消除;必须立足于阶段目标、阶段任务,各项工作突出时限要求;宣传工作要实现辖区动员、全民参与、共识共动、家喻户晓的舆论氛围;督查督办要实行跟踪督查、挂牌督查、销号督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卢书记不但严格要求下属,还多次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创卫工作。
    解决卫生顽疾 硬件设施是基础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硬件设施是基础。自2012年5月创国卫以来,专业市场建设、城中村改厕、垃圾中转站、城区汽车站等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投资600万元建成了配有垃圾除尘、除臭水设施的华阴市华岳生活垃圾中转站,日可处理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150吨;市医院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投资80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华西镇良坊村于2014年完成15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项目,并通过了渭南市爱卫会的验收。据统计,华阴全市2年来共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1500余座。
    同时,加大了城市出入口和窗口单位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沿街商铺门前“四包”任务,掀起了创国卫工作新高潮;进一步健全了垃圾清运系统,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明曝垃圾和沿路门前“三堆”,彻底解决了环境卫生顽疾。
    巩固创卫成果 机制建设是关键
    创卫初期,华阴市委市政府就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既通过“创卫”健全机制,又通过健全机制推进“创卫”工作,巩固“创卫”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查漏补缺,把创国卫作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器和城市发展的新载体,规范管理、有序推进,使爱卫工作、城市管理、市容市貌整治、城市卫生环境改善等工作有机结合,使全市城市卫生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轨道。从而让“创卫”在亲民、近民、为民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华阴市市长程军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头脑中必须始终绷紧创国卫迎检工作这根弦,一把手要亲自组织、亲自布置、亲自检查、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对创国卫工作薄弱环节做到抓紧、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重点做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加快部分硬件设施建设进度,加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管理,规范“六小”行业经营行为等方面工作。
    落实创卫知识普及专业督导是保障
    华阴市卫生局作为牵头单位,对创卫要求无疑是专业的。他们率先垂范,向群众发放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册,购买大量鼠药、鼠盒向市民免费发放,同时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在不干扰市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前提下,采用白天确定消杀地点,晚上消杀的方式,对全市公共绿地等死角多次消杀,使除“四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步入常态化。
    华阴市创国卫共分9个小组,而卫生局下属的爱卫办就有爱国卫生组、病媒生物防制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组、传染病防治组、健康教育专业项目5个小组。2年来,他们除组织省市专家分别对实施的各项目组进行实地检查督导外,还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召开专题培训会,实地指导各相关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使各项目组成员单位领导对存在问题做到早认识、早解决。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2年来,华阴没有发生一例甲、乙类传染病,没有流行性疾病暴发,广大民众的健康知识得到普及,健康理念得到提升。现在,华阴的天蓝了,树绿了,空气清新了;道路宽了、公厕多了;垃圾少了,环境好了,人们对生活更有热情了。
    谈到创卫的成绩,市爱卫办主任、卫生局副局长党徽说:“还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方,部门相互协作、扎实工作、群众共同参与,目前,我市创卫工作已通过国家技术评估验收,但还需再坚持、保持常态化。”
    市卫生局卫百战局长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仅追求一个称号、一块牌子,而是一项凝聚人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通过创卫,看似形成‘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实质是通过创国卫高潮的2年时间,让人们长期形成爱整洁、爱卫生的良好习惯,以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这次创卫,华阴26万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已经形成合力,愿他们一如既往,一路高歌,迎接华阴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