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老陕,解开心结识创举
特约撰稿 张宝贵
    喜闻陕西农民创造的“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写进了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笔者感慨万千:老陕,解开心结识创举!
    1995年5月初,《陕西日报》发表了《长安兴起“股份田”》,报道了我省农民“土地入股兴办多种经营实体”的创举。当年,长安“股份田”被评为全国农业十大新闻。1997年秋,《陕西日报》、《长安报》发表了《长安“股份田”上规模增效益》和《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提出了“转移农民土地经营权(即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引来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来陕听取汇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均有批示,市政府领导牵头调研。可惜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是不了了之。有人还写告状信:长安“股份田”是个大骗局,奴隶社会、解放初期都有“股份田”。
    相反,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学习陕西“股份田”的经验,大力推广土地入股和土地流转。2008年底,“土地入股”被写入中央文件。
    2008年10月和2009年7月,《陕西日报》先后发表了长安土地托管的消息和《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报道了我省农民“粮田耕种管收委托管理”的创举,提出了“公司对粮田实行耕种管收全程托管,实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思路。省农业厅、长安区政府曾结合高产创建搞土地托管整乡推进;省市农业、农机部门和长安的农业局、水务局从项目、资金等多方面帮助扶植;各级领导多次考察调研,齐声肯定赞扬,却未形成政府决策推广。2012年陕西社科奖定评中,被收录《2009.陕西改革发展优秀论文集》的《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却以“在新闻媒体发表的是新闻不是论文”而出局。2013年7月初,上级有位干部在受命前来长安采访土地托管的《农民日报》记者面前说:土地托管不就是土地流转,玩什么文字游戏?
    土地托管在全国受到关注,100多个区县学习陕西土地托管的经验。去年6月初,土地托管研究者给总书记写信,提出《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6月底,农业部韩长赋部长批示,总结宣传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经验。去年底,“土地托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在陕西故乡的经历,反映了有些干部对粮食问题的不重视、不关心、不熟悉,反映了有些干部怕负责任、怕惹麻烦、怕犯错误的心理,反映了有些干部对新生事物、对群众创造的经验不介入、不推广、不作为。导致了一些新生事物和群众创造的经验自生自灭或墙内开花墙外香。
    现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已经写进中央文件,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愿各级干部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解开心结,满怀激情发现支持推广新生事物和群众创造的经验。“土地入股”、“土地托管”,是陕西农民的创举,是陕西新闻社科界宣传研究的成果,是深化农业改革的成功探索,是陕西对改革开放的重要贡献,是“陕西创造”的两朵奇葩璀璨生辉。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