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渭南市经开区
助推村级法治化进程
    本报讯(党文俊 记者 刘晓林)12月2日,记者从渭南市经开区获悉,该区53个村级组织学习推广村级“五项管理”工作法,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民主法治水平。
    管好人。区党群工作部制定下发了村级“五项管理”工作法实施意见,明确了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关系。村党支部每年组织对全体干部进行民意测评,对群众意见大干部及时诫勉谈话,对违犯制度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
    管好钱。村组每年年初和年末必须制定《村组财务收支管理目标责任制书》和《财务审计报告书》;每张支出票据都必须由经手人、组长、联组会计、村主任签章,并经财务审批小组复查批准后方可报销入账。确定村务“公开日”,村组两级的财务收支总账、明细账、原始凭证和票据在公开日向群众公布,由群众查阅。
    管好事。制定《村务工作议事规则》,明确各种会议的议事范围、职责和权限。对涉及村上的水、电、路、校、井等重大公益事业建设集资筹款,均采取“一事一议”。
    管好物。制定《集体资产和公务管理制度》、《公物统一购买制度》、《公物损坏赔偿制度》。对于100元以上购物和公益设施建设购料必须做到“三公开、三到场”,即材料价格公开、数量公开、工价公开;群众代表到场、财务人员到场。
    管好地。制定《村民宅基地管理制度》,对村民的建房和庄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高程”。村民建房必须经过村上同意,对高出规定水平线的罚款,对超出门前规划界限的坚决拆除。村组机动地一律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发包,坚持先交钱后进地,不准以权压价,杜绝人情承包。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