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靖边百姓实现“安居梦”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靖边县海泽畔二区移民社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道宽阔笔直、上千套楼房已具备入住条件,忙碌的工人正在实施绿化亮化工程……这里是靖边县为白于山区群众精心打造的幸福家园,也是陕北最大的高标准居民社区。目前,该县已累计建成移民点19个,搬迁安置5149户22937人,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为全省移民大行动再添风采。
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一项浩大民生工程。靖边县紧抓机遇,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搬迁白于山区贫困群众10.1万人,划拨土地8000余亩。
该县坚持扶贫移民搬迁、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三结合”的原则,在移民点通过项目整合整体实施了集镇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环乡道路建设和农贸市场建设等工程,解决了各移民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时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在地膜玉米种植、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圈舍建设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和技术帮助,确立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增收模式。
在城里有家有业,能致富稳得住,是搬迁的主要目的。靖边县成立进城移民培训中心,按照用工市场的需求,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现已培训人23000万次。与此同时,该县通过移民搬迁进行组织引导,将治安、计生、物业、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综合配套,既能使群众在县城安居乐业,又可从根本上解决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移民政策安民心。该县规定,农民享受一次性移民政策,可在县城轻松拥有几十万的房产,农村的土地经营权和财产权不变,宪法所赋予的财产和资产经营权不改变。另外凡是进县城、进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根据农民意愿办理居民或居住登记手续,享受相应的城市待遇,子女上学与当地住户子女同等待遇,在农村享受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照常享受。
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实施3年多来,靖边县从根本上改变移民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他们的收入出发,实现了迁出地的协调发展和迁入地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了百姓的“安居梦”。
相关新闻
商南提升移民搬迁水平
本报讯(孙传卿 陈涛 记者 王宏涛)11月21日,记者在商南县扶贫局了解到,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其相关措施,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机制,全面加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该县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对搬迁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和创业培训,确保移民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鼓励支持移民户发展茶叶、油茶、生猪、梅花鹿等农业特色产业,从事二三产业,切实减轻搬迁群众经济负担。
白于山区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一项浩大民生工程。靖边县紧抓机遇,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搬迁白于山区贫困群众10.1万人,划拨土地8000余亩。
该县坚持扶贫移民搬迁、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三结合”的原则,在移民点通过项目整合整体实施了集镇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环乡道路建设和农贸市场建设等工程,解决了各移民点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时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在地膜玉米种植、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圈舍建设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和技术帮助,确立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增收模式。
在城里有家有业,能致富稳得住,是搬迁的主要目的。靖边县成立进城移民培训中心,按照用工市场的需求,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现已培训人23000万次。与此同时,该县通过移民搬迁进行组织引导,将治安、计生、物业、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综合配套,既能使群众在县城安居乐业,又可从根本上解决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移民政策安民心。该县规定,农民享受一次性移民政策,可在县城轻松拥有几十万的房产,农村的土地经营权和财产权不变,宪法所赋予的财产和资产经营权不改变。另外凡是进县城、进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根据农民意愿办理居民或居住登记手续,享受相应的城市待遇,子女上学与当地住户子女同等待遇,在农村享受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照常享受。
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实施3年多来,靖边县从根本上改变移民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他们的收入出发,实现了迁出地的协调发展和迁入地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了百姓的“安居梦”。
相关新闻
商南提升移民搬迁水平
本报讯(孙传卿 陈涛 记者 王宏涛)11月21日,记者在商南县扶贫局了解到,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其相关措施,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机制,全面加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该县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对搬迁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和创业培训,确保移民户至少有1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鼓励支持移民户发展茶叶、油茶、生猪、梅花鹿等农业特色产业,从事二三产业,切实减轻搬迁群众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