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本报第12个“记者采访基地”在庞光镇建立












本报记者 李博 徐晓晓 姚远 文/图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11月24日,户县庞光镇举行孙姑农村片区化社区启动暨陕西农村报户县庞光镇“记者采访基地”挂牌仪式,这是庞光镇孙姑社区乃至周边村庄村民的一件大喜事,标志着庞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庞光镇位于户县东南部,这里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户县历史上六大古镇之一。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城乡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实施,文化、教育、卫生等民生建设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初具规模。尤其是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方面、很有作为。庞光镇的“三农”工作思路和举措,对于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孙姑社区卫生院,记者采访了孙姑社区主任助理蒋春燕,她向记者介绍:“卫生院24小时有人值班,大家不得大病不出村,对于群众来说非常方便。”关于文化建设方面她说道:“在村支书高长明的带领下,组织了广场舞、锣鼓队、扭秧歌、秦腔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不仅丰富了群众日常生活,也为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本次会议由庞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建主持,庞光镇孙姑农村片区化社区副主任、孙姑村党支部书记高长明代表孙姑社区致词,并介绍了孙姑社区的主要情况;本报常务副总编李赞宣读了基地成立文件;副总编张国政宣读陕西农村报社关于王红洲、管永华的任命决定;副总编姚骏骊向基地主任王红洲和政治委员管永华分别颁发聘书;副社长、陕西农村网总编辑吴武刚为基地授牌;常务副总编李赞向基地主任王红洲授旗。
庞光镇党委书记管永华在讲话中说道:“农村化片区建设是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农村管理的一项民心工程。它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了便利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并以此为牵引,聚集人气,吸引人流。”同时他还提到:“今天采访基地的成立,陕西农村报将会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农村基层基础的一些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进一步提升我镇的外部形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户县统筹办主任郭俊良做了重要发言。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武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
陕西农村报社社长、总编辑焦永兴在讲话中说道:“希望以此为纽带,加强陕西农村报与庞光镇的紧密联系,频繁沟通往来,全力支持配合,将这个采访基地的品牌树立起来,将阵地巩固起来,确保基地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长期性。同时坚信,在户县县委、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庞光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支持下,陕西农村报在庞光镇设立的这个采访基地一定能够采写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重点稿件,力争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庞光经验’、‘庞光模式’,让庞光走出庞光,走出户县,走向西安,走向全省。”
随后,户县县委副书记李化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陕西农村报‘记者采访基地’的成立,是一件好事,希望能多宣传农民喜闻乐见的报道,能为庞光镇孙姑社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