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兴平市渭河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李凯
    随着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实施,兴平市渭河段不仅防洪保障能力已达30至5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而且促进了沿渭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退耕还河使渭河该段重现昔日风采;并实现了防汛抢险、观光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2011年省委省政府做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打造关中沿渭经济带的重大部署,对渭河陕西段进行全线综合整治,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目标。而渭河在兴平市流程30.5公里,占到咸阳市总流程一半,流经5镇28个行政村,保护耕地10万亩,人口6万人。按照省市的总体安排,遵循“安澜惠民、健康和谐、环境改善、持续发展”的理念,2011年该市及时启动实施渭河兴平段综合整治工程。按照30-5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宽加高渭河堤防30.61公里,实现了渭河堤防全线贯通,新修加固护基短坝355座,新建堤防交通桥梁1座,完成投资2.79亿元。
    2013年在省市补助资金未到位情况下,完成13.15公里道路硬化绿化建设任务,堤顶建成8米宽主车道、4米宽自行车道、2米宽人行观光道;主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采用混凝土彩色喷涂路面。堤防绿化方面主要在主车道两侧栽植绿化隔离带,在堤防两侧堤肩栽植行道树、堤坡种植野花组合和草皮护坡。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共完成投资9000万元。
    2014年建设滩面整治暨渭河兴平段“十里荷香”景观长廊工程,该工程位于阜寨镇千佛至张耳段,规划总面积82公顷。实施范围为堤防临水侧6-283米宽内,工程整体建设水面8.44公顷,铺装广场12.63公顷,绿化60.73公顷。主要依托堤北侧的万亩荷塘,以荷风塘韵和蒹瑕苍苍为主基调,通过观赏莲和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栽植,恢复渭河自然生态景观。中心景区完成园区整理10万平方米,铺设园路3.2公里,新打水源井2眼,完成8个观赏池观赏莲栽植,种植草坪8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560多棵,埋置景观石136块,完成投资1000万元。目前兴平渭河段整治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