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五星工程”看陇县
(上接第一版)村主任赵栓林介绍说,对于组上推荐上来的50多名人选,再由各组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审查,然后公示三天。公示结束后分组召开群众评议会,每个组确定5名初步候选人,由村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代表以及三委会成员,对4个村民小组公开评议确定的20名初步候选人,逐人介绍事迹,进行讨论和评议,通过表决确定正式候选人15人,并进行公示。
“杨忠林虽然是上门女婿,但能24年如一日和妻子共同照顾双目失明的叔父,端屎倒尿……我觉得他被评为仁义之星当之无愧”。
“李小玲三年多来,精心侍奉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这样的媳妇现在很少见。我觉得应该给她评个忠孝之星”。
8月25日,穆家寨村近400名村民在听取15名“忠孝之星、诚信之星、仁义之星、正气之星、明理之星”候选人事迹后会场里热闹了起来,大伙相互议论,要把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真正达到星级标准的邻里。
一张小小的白纸、一张普普通通的选票,发到村民手里时,群众感到了它的分量。当天,全村近400名群众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村民赵福来说:“这次评星树标活动,我觉得群众参与热情很高,而且评选出来的10个人都是大家公认的,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受到了教育。”
据负责这项活动的县文明办主任闫柏平介绍,穆家寨村“五星工程”创评活动,是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是由群众荐星评星定星,其过程就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套好机制
笔者采访发现,“五星工程”民主的评选机制、动态的管理机制、具体的褒奖机制,有效凝聚了党政、基层组织、群众三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目前,穆家寨村呈现出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发展景象。
66岁的连湘林老人说:“以前,农村常常出现老人没人管,夫妻之间常吵架,邻里之间不和睦的现象。自村上开展‘五星’评选以来,对村民思想触动很大,村风民风有了很大好转。”
纸上的“五星之星”光荣榜也变成了村民行动上的“指挥棒”。该村党支部书记赵碎定说,“五星之星”的评选,已经成为村民道德风尚竞赛的有效平台,村民都在暗地里对照,较着劲儿地争上“榜”,有的也在反省哪里做得不好赶紧改。眼下,群众的道德品质已开始有了回升,孝敬老人、自觉打扫村庄卫生等文明之风已经开始盛行,邻里纠纷和矛盾也明显减少。
如何让“五星工程”持久焕发生命力?村党支部书记赵碎定说,村上对评选、表彰命名“五星之星”,实行动态监管,坚持每半年评选一次,在数量上“求精不求滥”,在标准上“求高不求低”,在程序上“求严不求松”,确保评选命名的每一个“五星之星”都有示范带动性。
“我们镇上对被村上连续两次以上评为‘五星之星’的,镇上将择优开展‘五星明星’创评,进行奖励,并在以后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道德模范、‘最美陇州人’等方面优先推荐。”城关镇党委书记赵海鹏说。
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方斌说,陇县在城关镇穆家寨等六个村试点开展“五星工程”,弘扬的是街坊邻里的善行,教化的是做人做事的本分,有效激活了群众内心中“爱、诚、孝、仁”等精神基因。下一步,县上将在全县推广,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如今,“五星工程”不仅在穆家寨等六个村扎根,而且将在陇县遍地开花,成为陇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靓丽名片,熠熠生辉。
“杨忠林虽然是上门女婿,但能24年如一日和妻子共同照顾双目失明的叔父,端屎倒尿……我觉得他被评为仁义之星当之无愧”。
“李小玲三年多来,精心侍奉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婆婆,这样的媳妇现在很少见。我觉得应该给她评个忠孝之星”。
8月25日,穆家寨村近400名村民在听取15名“忠孝之星、诚信之星、仁义之星、正气之星、明理之星”候选人事迹后会场里热闹了起来,大伙相互议论,要把手中宝贵的一票投给真正达到星级标准的邻里。
一张小小的白纸、一张普普通通的选票,发到村民手里时,群众感到了它的分量。当天,全村近400名群众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村民赵福来说:“这次评星树标活动,我觉得群众参与热情很高,而且评选出来的10个人都是大家公认的,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受到了教育。”
据负责这项活动的县文明办主任闫柏平介绍,穆家寨村“五星工程”创评活动,是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是由群众荐星评星定星,其过程就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套好机制
笔者采访发现,“五星工程”民主的评选机制、动态的管理机制、具体的褒奖机制,有效凝聚了党政、基层组织、群众三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目前,穆家寨村呈现出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发展景象。
66岁的连湘林老人说:“以前,农村常常出现老人没人管,夫妻之间常吵架,邻里之间不和睦的现象。自村上开展‘五星’评选以来,对村民思想触动很大,村风民风有了很大好转。”
纸上的“五星之星”光荣榜也变成了村民行动上的“指挥棒”。该村党支部书记赵碎定说,“五星之星”的评选,已经成为村民道德风尚竞赛的有效平台,村民都在暗地里对照,较着劲儿地争上“榜”,有的也在反省哪里做得不好赶紧改。眼下,群众的道德品质已开始有了回升,孝敬老人、自觉打扫村庄卫生等文明之风已经开始盛行,邻里纠纷和矛盾也明显减少。
如何让“五星工程”持久焕发生命力?村党支部书记赵碎定说,村上对评选、表彰命名“五星之星”,实行动态监管,坚持每半年评选一次,在数量上“求精不求滥”,在标准上“求高不求低”,在程序上“求严不求松”,确保评选命名的每一个“五星之星”都有示范带动性。
“我们镇上对被村上连续两次以上评为‘五星之星’的,镇上将择优开展‘五星明星’创评,进行奖励,并在以后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道德模范、‘最美陇州人’等方面优先推荐。”城关镇党委书记赵海鹏说。
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方斌说,陇县在城关镇穆家寨等六个村试点开展“五星工程”,弘扬的是街坊邻里的善行,教化的是做人做事的本分,有效激活了群众内心中“爱、诚、孝、仁”等精神基因。下一步,县上将在全县推广,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如今,“五星工程”不仅在穆家寨等六个村扎根,而且将在陇县遍地开花,成为陇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靓丽名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