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永寿:“小土地”上做出“大文章”
本报讯(通讯员 翟武鹏 记者 孙兴利)深秋日的永寿大地,天高云淡。一排排整齐的猪舍,一座座蔬菜大棚,一个个农民的笑脸,构成了农业丰产丰收的喜人景象。
这几日,来东仪永寿生态农庄的都市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带上家人自驾游,有的和朋友组团而来。采一篮鲜嫩欲滴的野菠菜,拔一根碗口粗的萝卜,骑马、住窑洞、品农家美食……“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田园的宁静,在这里都能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东仪永寿农庄“庄主”王东弘说。
东仪永寿农庄坐落于永寿县马坊镇,与大统优质核桃培育基地、宏源京辉旱作核桃基地、颐和生态园、亿丰农业开发园、多维生态园、温氏生猪养殖基地共同组成了马坊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该园区依托土地流转政策,招引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产业聚集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目前已累计流转土地3.7万亩。
近年来,该县千方百计在“小土地”上做出“大文章”,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先后引进陕西多维、陕西大统、陕西立信美原、北京宏源京辉、广东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9个,累计流转土地约11万亩。
李芳芳是马坊镇马坊村人,在东仪永寿农庄当餐饮服务员已经快一年了。她说,家里把5亩地流转给大统公司种植核桃,老人平时在基地做些轻活,自己每月还有1500元的收入,很大程度减轻了丈夫在外打工的负担。
“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把产业规模做大了,群众则通过在企业打工和土地流转获得了双重收入。”马坊镇负责人说,周边群众常年在园区从事生产经营劳务的有1500多人,季节性最多时劳务人员达到4500多人。仅去年一年当地群众获得劳务收入达到1500万元,土地流转收入达到1400万元,镇区人均纯收入也增加了1163元。
今年以来,永寿县以建设“大西安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地、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后花园”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3亿元,增长17.4%;农业增加值完成4.71亿元,增长5.6%,位居全市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5元。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是永寿县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永寿县农工部一名工作人员说,通过这几年发展以“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的实践,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生态旅游、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这几日,来东仪永寿生态农庄的都市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带上家人自驾游,有的和朋友组团而来。采一篮鲜嫩欲滴的野菠菜,拔一根碗口粗的萝卜,骑马、住窑洞、品农家美食……“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田园的宁静,在这里都能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东仪永寿农庄“庄主”王东弘说。
东仪永寿农庄坐落于永寿县马坊镇,与大统优质核桃培育基地、宏源京辉旱作核桃基地、颐和生态园、亿丰农业开发园、多维生态园、温氏生猪养殖基地共同组成了马坊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该园区依托土地流转政策,招引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产业聚集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目前已累计流转土地3.7万亩。
近年来,该县千方百计在“小土地”上做出“大文章”,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先后引进陕西多维、陕西大统、陕西立信美原、北京宏源京辉、广东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9个,累计流转土地约11万亩。
李芳芳是马坊镇马坊村人,在东仪永寿农庄当餐饮服务员已经快一年了。她说,家里把5亩地流转给大统公司种植核桃,老人平时在基地做些轻活,自己每月还有1500元的收入,很大程度减轻了丈夫在外打工的负担。
“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把产业规模做大了,群众则通过在企业打工和土地流转获得了双重收入。”马坊镇负责人说,周边群众常年在园区从事生产经营劳务的有1500多人,季节性最多时劳务人员达到4500多人。仅去年一年当地群众获得劳务收入达到1500万元,土地流转收入达到1400万元,镇区人均纯收入也增加了1163元。
今年以来,永寿县以建设“大西安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地、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后花园”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3亿元,增长17.4%;农业增加值完成4.71亿元,增长5.6%,位居全市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5元。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是永寿县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永寿县农工部一名工作人员说,通过这几年发展以“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的实践,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生态旅游、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