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村官”监管不能“掉链子”
最近媒体报道了广东遂溪县七“村官”挪用1600万征地款获刑的新闻。其实,“村官”违规违纪和腐败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但让人深思的是,“村官”违规违纪和腐败现象为什么“层出不穷”,关键还是在监管环节上“掉了链子”。
监管出现了漏洞。由于村官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不是公务员,也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党政干部”,所以长期以来,纪委、监察等部门或“鞭长莫及”,或疏于监管。久而久之,形成了村官“位小权大”、缺乏监管的局面。
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村干部感到工作难干,报酬不高,致使工作积极性受挫,甚至出现撂挑子现象。一些村干部受到“村官不是官,法律管不到,不捞白不捞”思想的影响,由初贪小利,到一步步贪婪成性。
村级财务监督乏力。一些村长期不开支部会、党员会,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村级财务监督形同虚设,村民知情权落不到实处,监督管理更无从谈起。一些村的财务混乱不清,白条满天飞,有的村连续几年不做账,村干部随意处置集体资产。不少地方虽然实行村账乡(镇)管,但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以贪污、截留、私分、挪用等形式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款、扶贫优抚款等国家下拨的各种款项,是近几年“村官”腐败案件的主要表现。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买票贿选”、“选举作假”、“暴力拉票”等现象。有分析称,村干部手中掌管大量集体土地等巨额财富,行使着巨大的管理权,一旦失去有效监管,“小苍蝇”也能干出“大老虎”的事来。
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与监管,防范违法违纪的发生,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组财村审”、“村财镇审”以及落实村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重大开支项目集体研究制度,防止“一支笔”、“老大说了算”。另一方面,要通过规范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审计、村民代表理财以及全面实行民主听证等办法,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源头上扎紧“篱笆”。从严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涉贪案件。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彻底消灭“小苍蝇”的生存空间。
监管出现了漏洞。由于村官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不是公务员,也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党政干部”,所以长期以来,纪委、监察等部门或“鞭长莫及”,或疏于监管。久而久之,形成了村官“位小权大”、缺乏监管的局面。
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村干部感到工作难干,报酬不高,致使工作积极性受挫,甚至出现撂挑子现象。一些村干部受到“村官不是官,法律管不到,不捞白不捞”思想的影响,由初贪小利,到一步步贪婪成性。
村级财务监督乏力。一些村长期不开支部会、党员会,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村级财务监督形同虚设,村民知情权落不到实处,监督管理更无从谈起。一些村的财务混乱不清,白条满天飞,有的村连续几年不做账,村干部随意处置集体资产。不少地方虽然实行村账乡(镇)管,但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以贪污、截留、私分、挪用等形式非法占有土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款、扶贫优抚款等国家下拨的各种款项,是近几年“村官”腐败案件的主要表现。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买票贿选”、“选举作假”、“暴力拉票”等现象。有分析称,村干部手中掌管大量集体土地等巨额财富,行使着巨大的管理权,一旦失去有效监管,“小苍蝇”也能干出“大老虎”的事来。
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与监管,防范违法违纪的发生,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组财村审”、“村财镇审”以及落实村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重大开支项目集体研究制度,防止“一支笔”、“老大说了算”。另一方面,要通过规范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审计、村民代表理财以及全面实行民主听证等办法,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源头上扎紧“篱笆”。从严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涉贪案件。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彻底消灭“小苍蝇”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