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助“小微”惠民生 扶“三农”促发展
“要不是镇巴联社当初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们的日子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曾君书夫妇笑着说道。2008年初,在外闯荡多年的曾君书夫妇决定回到家乡镇巴县渔渡镇创业,但两个现实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项目和资金。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镇巴联社渔渡信用社得知了这一情况,当即主动向曾君书夫妇抛去了“橄榄枝”,一次性向他们发放了75万元贷款,用于生猪养殖前期筹备工作,曾君书夫妇感到了莫大的温暖,也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决心。从第一年喂养生猪不到30头的小打小闹,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截至2014年9月底,渔渡信用社已累计向曾君书夫妇发放贷款17笔420万元。目前,曾君书夫妇的养殖场发展到圈舍8间,占地3000余平方米,喂养生猪300余头,其中母猪12头,仔猪100余头,商品猪190余头,经营效益与日俱增。
这是镇巴联社在支持“三农”建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镇巴信用联社秉承“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以支农“三大工程”为抓手,根据小额农贷短、小、快、频的特点,积极创新大型农用机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担保方式和应收账款、仓单等质押方式,着力解决“抵押难”问题。同时,采取优惠贷款利率,简化贷款程序,开辟农贷“绿色通道”等方式,千方百计破解“贷款难”问题,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在全辖布放自助存取款设备18台,拓展特约商户122户,设立POS助农取款服务点153个,极大地方便了偏远地区农户小额取现、转账、消费、查询等金融需求,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方便农民群众日常生活。
近年来,镇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改革转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按照“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全力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扶弱济小、支农惠民。今年前9个月,联社已累计投放各项贷款8.35亿元,其中累放农业贷款6.64亿元,占比达到79.52%,为7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贷款7笔383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22亿元,占贷款余额的8.54%,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不仅支持小微企业创利增收,还带动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县域经济良性发展。镇巴信用联社与“三农”互为依靠,紧密相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也从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截止2014年9月底,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23644万元,存款市场份额为48.8%,各项贷款余额142763万元,贷款市场份额达到89.65%。
(镇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徐植万)
这是镇巴联社在支持“三农”建设、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镇巴信用联社秉承“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协调发展”的经营理念,以支农“三大工程”为抓手,根据小额农贷短、小、快、频的特点,积极创新大型农用机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担保方式和应收账款、仓单等质押方式,着力解决“抵押难”问题。同时,采取优惠贷款利率,简化贷款程序,开辟农贷“绿色通道”等方式,千方百计破解“贷款难”问题,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在全辖布放自助存取款设备18台,拓展特约商户122户,设立POS助农取款服务点153个,极大地方便了偏远地区农户小额取现、转账、消费、查询等金融需求,优化农村支付环境,方便农民群众日常生活。
近年来,镇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改革转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按照“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全力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扶弱济小、支农惠民。今年前9个月,联社已累计投放各项贷款8.35亿元,其中累放农业贷款6.64亿元,占比达到79.52%,为7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贷款7笔383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22亿元,占贷款余额的8.54%,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不仅支持小微企业创利增收,还带动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县域经济良性发展。镇巴信用联社与“三农”互为依靠,紧密相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也从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截止2014年9月底,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23644万元,存款市场份额为48.8%,各项贷款余额142763万元,贷款市场份额达到89.65%。
(镇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徐植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