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扬文明新风 用心服务于民
——山阳县民政工作纪实
    县长陈璇看望慰问贫困户。
    局长江忠庭(右一)、副县长朱波(右二)研究民生工程建设。
    民政局班子。
     县委书记李吉斌(左一)陪同市委领导视察民政便民服务大厅。   

    本报通讯员 巩小华 吴仕乾 文/图
    在商洛市山阳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辛勤和汗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用真情和爱心把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亲情细致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以饱满的热情完成着党和政府交办的任务,他们用道德引领社会进步,以行业促进社会文明,在山阳竖起了一个文明新风标杆。
    落实制度促发展 提高素质抓建设
    山阳县民政局坚持在一线检验干部党性、在一线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一线落实为民工作举措,努力建设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民政干部队伍。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根本、党性教育为核心、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互结合、专题讨论学与专家辅导学相互促进的方式,灵活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统一干部思想,增强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做到思想有触动,境界有提升,党性修养有提高。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民政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征求原始意见118条,归纳整理为4类29条。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集中整改、深化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组织纪律得到全面的改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廉政谈话等制度切实得到落实。
    提高干部素质,作为民政局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每周一集中学习,已经形成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营造诚信氛围,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给烈士扫墓、祭奠烈士、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精神意识。
    创新载体抓创建 服务于民促和谐
    走进山阳县民政局,一座崭新的办公楼坐落在丰阳塔下,设有醒目的“山阳民政”和“山阳救助”标识,廉政文化墙、警示教育、行业标语和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字显得庄重、严肃,制度牌、监督岗、门牌清晰明了。办公室内卫生整洁,干部任务明确、职责上墙。全体民政工作者,他们行为规范,各司其职,在争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人。
    按照标准,民政局指导35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协助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行“阳光低保,爱心民政”,把政策送到群众手中。为了方便人民群众,还开展了“爱心民政,情暖丰阳”主题党建活动,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大厅设立五保低保、救灾救助、民政事务、综合服务4个窗口“一厅式办公”,推行“365办事工作日”,承担政策咨询、信访接待、引导服务、综合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在这里,办事制度、办事流程全部上墙,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标识了民政工作办事指南,有机构设置、领导分工、政策法规、通知公告、民政业务知识应有尽有。干群关系“连心卡”和政策宣传单,群众要办什么事怎么办一看便知。推行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四访”活动,实行源头治理、定期排查、分析研判、情况报告、行业调解“五项”机制,局领导轮流值班,民政局天天都是“接访日”,各类矛盾及时得到化解。聘请1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为民政系统政风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做到了“一张笑脸迎人,一把凳子让座,一杯热茶待客,一双促膝交谈,一个满意答复”。通过六个“直通车”,在民政局和群众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紧抓机遇抓建设 民生工程得人心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工作宗旨,“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保障民生”是工作职责,每一项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共产党的服务宗旨。民政局抓住机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推动山阳民政事业快速发展。扎实开展灾民生活救助,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救助、大学生救助等专项活动。投资7000多万元先后建成县中心敬老院一所,区域敬老院6所,镇敬老院5所,设置床位1970张,全部实现了”供养环境园林化、管理服务亲情化、生活质量现代化、民政窗口品牌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要,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县社区服务中心成为民政为民服务的重要场所,城区3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7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35所农村幸福院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物质生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立了1所复退军人光荣院,为残疾军人、复退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疗养服务,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县老年公寓和城区公墓项目已经列入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完成征地、规划、设计与招商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2016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将为创建文明县城、发展社会养老事业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中村镇洛峪村先后4次组织干部职工入户开展调研及包扶活动,采取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信息扶贫、实用技术扶贫等方式,帮助包扶的洛峪街道村拉水3.5公里,解决了4个组1200人饮水困难;新修环村水泥路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完成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责任落实并举 廉政建设同步
    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制定了《2014年全县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制定了《民政局内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多项民政局基本管理制度,建立了廉政文化墙。坚持惩防并举、按照“一岗双责”和“五个一”的要求,自觉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放到民政事业的大局中谋划,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局党组先后召开党组会、全体职工会10余次,专题研究和部署党风廉政工作,并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常态性工作抓牢抓实。印发了民政局《2014年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2014年民政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了局党组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纪检组监督的职能,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夯实了工作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山阳民政工作,不但情暖丰阳,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县”、“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等称号。民政局总支连续2年被市委授予“标杆支部”,连续5年县委授予“丰阳堡垒、天竺先锋”、“标杆支部”、“创佳评差”最佳主管局,2013年被县文明委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0年在万人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名列前茅,3次被列入免评单位和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被县政府授予“综合考核优秀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县烈士陵园管理所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德育教育基”,被县文明委授予“爱国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被县国动委授予“国防动员教育基地”,县中心敬老院被省民政厅授予“五星级敬老院”称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