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让老百姓也要有幸福感!”


本报记者 武德平 通讯员 拜小玲
眼下,全省各地掀起美丽乡村的建设热潮,如火如荼。有人说,财政拨款谁都会。但是不花钱、少花钱、发动老百姓自己搞,并且搞出个名堂来,就不那么容易了。10月18日,记者在大荔县双泉镇采访时发现,这个镇就是依靠机关党员干部,发动农村广大群众,对全镇所有的村组巷道进行了彻彻底底地综合整治,真真正正呈现出一个新农村,并建立健全了长效保洁机制,令人赞叹!
宣传动员,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镇政府,记者想详细采访,镇党委书记翟荔学却说:“这事哪儿值得宣传啊,都是正常的工作。”好在他和记者是老熟人,我们就在他那不足10平方的简陋办公室闲谝。
“其实,去年9月王青锋县长来我镇调研时给我们提出了严格要求,镇上就开始总动员,又是碰头会,又是发文件,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召开镇村组三级干部会,会上让大家观看了镇上悄悄拍摄的各村垃圾成堆、恶蝇飞舞的脏乱差暗访视频,看后都为之震惊!”翟荔学书记娓娓道来,“我们镇长赵文有在会上全面部署,给各村支书和主任都上了劲,会上提出三条硬措施:一个是对完不成任务的村,镇上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进行观摩;另一个是对机关单位完不成任务的,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还有,对完不成任务的包村机关干部停职反思、停薪补劳,扣发其绩效工资补给所包村上。这三条硬措施掷地有声,加上我们发放到各村的宣传标语、横幅和《工作简报》,镇上还利用广播不停播送新闻通稿,加油鼓劲,镇团委还发出‘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双泉’倡议书,给各中小学校1400多名学生发放宣传单,真的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全面展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场大战!”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