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接第一版)
陈仓区周原镇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包村干部工作不到位、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4个专项整治,全力抓好10村连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30个镇级重点项目、70件村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镇党委书记冯宝平说:“我们一件一件抓落实,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礼泉县高蔡尧村,曾经是个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得力致富产业的后进村,通上自来水是全村人多年的梦想。今年在县扶贫办的包扶下,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先后争取投资100多万元,修通了公路,接上了自来水,办起农合代办点,村民们还纷纷创办“农家乐”,对日子充满了信心。村支书袁志宏欣喜地说,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估计可达4000多元,比上年增加50%左右。
培养作风过硬的党员骨干当好“领头雁”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权力小责任大,问题总出现在能力之外。”省委组织部一位处长说,培养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全省各地把建设坚强有力的乡村社区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培养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特别是通过民主生活会、法治教育、专项治理、组织整顿等措施抓好“一把手”,让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当好“领头雁”。
“你抽老百姓的烟,喝群众的酒”、“你没有把心思全放到群众身上。”9月17日,安康市九里村支书李忠耀在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作完自我检查,其他党员也毫不留情地开展批评。因为省委书记赵正永到会,李忠耀心里很是忐忑。得到赵书记点评后,他的心跳才平静了许多。最后,当着省委书记的面,他向大家承诺,要按照赵书记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把村上的事干好,把群众的事办好。
商南县不断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县上设立了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电话,县直部门和乡村干部全部公开照片、手机号码和职能职责,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求助等事项,使群众联系渠道更通畅,更便捷。
米脂县推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日制度,确定每周星期二为集中驻村日、全县无会日,专门走访、接待群众,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宝塔区在区级部门和乡镇推行科级领导干部述责述廉述效制度,治理不作为、乱作为万和“庸、懒、散、浮”现象,已对违反工作纪律的38名干部进行了处理和通报,对7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实施了约谈。
渭南市集中开展“整治村(社区)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专项行动”,已立案查办村干部违法违纪101起,处理村党组织书记34人、村主任29人、其他村组干部77人,化解矛盾纠纷1127起,处理信访积案254件。同时,采取逐村建台账、派驻工作组、明察暗访等措施强化整顿成果。
镇巴县刹歪风、正气升。9月上中旬,全县遭受大暴雨袭击,21个镇全部受灾。危急时刻,各级一把手奋勇担当,带领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与群众一起抗洪救灾,安全转移安置群众25905人,实现“大灾害、零伤亡”,交出一份践行群众路线的满意答卷。
优秀党员成了为民服务的“代办员”
“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省委教育实践办有关负责同志说,各县和乡村社区针对群众反映的“找人难、办事难”问题,突出在便民利民上下工夫,一批便民服务大厅、党代表服务室“风生水起”,为民代理代办制度应运而生,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真正送给群众。
陇县东风镇西沟村村民刘双喜听说村上建立了党代表服务室,便来寻求帮助。这天驻村服务的是宝鸡市党代表、陇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建平。姚建平详细询问得知,刘双喜的母亲常年有病,妻子早逝,留有一个男孩上小学,现在想给母亲医治眼病。姚建平告诉刘双喜:“你是低保户,参加新农合可以报销70%以上,同时,还可以享受大病救助等政策。”姚建平立即给县卫生局、民政局打电话,对各项救助、报销流程进行咨询,为刘双喜逐项写出程序,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嘱咐有困难随时打电话由他协助解决。
如今,像这种党员代表服务室、党员代表工作室、党员干部服务小分队等在宝鸡、铜川、延安、商洛等地乡村随处可见。陇县158个村已实现全覆盖,铜川实现了党代表工作室在乡镇、街道的全覆盖。党代表到工作室开展活动,有效拓宽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架起党组织和群众的“连心桥”。
高陵县全面推行县、镇、村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在县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代办的同时,全县10个镇街均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室,88个行政村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站,形成了县、镇、村为民服务代办体系,诸如优抚补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委托给代办员全程代办。各级全程代办员由政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熟悉群众工作的县、镇、村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心到、口到、跑到、办到”。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为民代办机构和代办员已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44万多件。
“搞好服务,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还在人。”目前,全省各地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将选人用人的重心向乡镇基层倾斜,高看厚待品行好、干得好的党员干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全力推进。
陈仓区周原镇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包村干部工作不到位、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4个专项整治,全力抓好10村连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30个镇级重点项目、70件村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镇党委书记冯宝平说:“我们一件一件抓落实,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礼泉县高蔡尧村,曾经是个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得力致富产业的后进村,通上自来水是全村人多年的梦想。今年在县扶贫办的包扶下,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先后争取投资100多万元,修通了公路,接上了自来水,办起农合代办点,村民们还纷纷创办“农家乐”,对日子充满了信心。村支书袁志宏欣喜地说,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估计可达4000多元,比上年增加50%左右。
培养作风过硬的党员骨干当好“领头雁”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权力小责任大,问题总出现在能力之外。”省委组织部一位处长说,培养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
全省各地把建设坚强有力的乡村社区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培养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特别是通过民主生活会、法治教育、专项治理、组织整顿等措施抓好“一把手”,让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当好“领头雁”。
“你抽老百姓的烟,喝群众的酒”、“你没有把心思全放到群众身上。”9月17日,安康市九里村支书李忠耀在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作完自我检查,其他党员也毫不留情地开展批评。因为省委书记赵正永到会,李忠耀心里很是忐忑。得到赵书记点评后,他的心跳才平静了许多。最后,当着省委书记的面,他向大家承诺,要按照赵书记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工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把村上的事干好,把群众的事办好。
商南县不断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县上设立了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电话,县直部门和乡村干部全部公开照片、手机号码和职能职责,24小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求助等事项,使群众联系渠道更通畅,更便捷。
米脂县推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日制度,确定每周星期二为集中驻村日、全县无会日,专门走访、接待群众,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宝塔区在区级部门和乡镇推行科级领导干部述责述廉述效制度,治理不作为、乱作为万和“庸、懒、散、浮”现象,已对违反工作纪律的38名干部进行了处理和通报,对7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实施了约谈。
渭南市集中开展“整治村(社区)干部违法违纪问题专项行动”,已立案查办村干部违法违纪101起,处理村党组织书记34人、村主任29人、其他村组干部77人,化解矛盾纠纷1127起,处理信访积案254件。同时,采取逐村建台账、派驻工作组、明察暗访等措施强化整顿成果。
镇巴县刹歪风、正气升。9月上中旬,全县遭受大暴雨袭击,21个镇全部受灾。危急时刻,各级一把手奋勇担当,带领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与群众一起抗洪救灾,安全转移安置群众25905人,实现“大灾害、零伤亡”,交出一份践行群众路线的满意答卷。
优秀党员成了为民服务的“代办员”
“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依托。”省委教育实践办有关负责同志说,各县和乡村社区针对群众反映的“找人难、办事难”问题,突出在便民利民上下工夫,一批便民服务大厅、党代表服务室“风生水起”,为民代理代办制度应运而生,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真正送给群众。
陇县东风镇西沟村村民刘双喜听说村上建立了党代表服务室,便来寻求帮助。这天驻村服务的是宝鸡市党代表、陇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建平。姚建平详细询问得知,刘双喜的母亲常年有病,妻子早逝,留有一个男孩上小学,现在想给母亲医治眼病。姚建平告诉刘双喜:“你是低保户,参加新农合可以报销70%以上,同时,还可以享受大病救助等政策。”姚建平立即给县卫生局、民政局打电话,对各项救助、报销流程进行咨询,为刘双喜逐项写出程序,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嘱咐有困难随时打电话由他协助解决。
如今,像这种党员代表服务室、党员代表工作室、党员干部服务小分队等在宝鸡、铜川、延安、商洛等地乡村随处可见。陇县158个村已实现全覆盖,铜川实现了党代表工作室在乡镇、街道的全覆盖。党代表到工作室开展活动,有效拓宽了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架起党组织和群众的“连心桥”。
高陵县全面推行县、镇、村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在县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代办的同时,全县10个镇街均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室,88个行政村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站,形成了县、镇、村为民服务代办体系,诸如优抚补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可委托给代办员全程代办。各级全程代办员由政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熟悉群众工作的县、镇、村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心到、口到、跑到、办到”。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为民代办机构和代办员已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44万多件。
“搞好服务,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还在人。”目前,全省各地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将选人用人的重心向乡镇基层倾斜,高看厚待品行好、干得好的党员干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