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藏石 读石 悟石




本报通讯员 梁会平
在陇县天成镇王家庄村一个普通院落,院子里外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俨然是一个“石头博物馆”。这些石头是房子的男主人闫天明用13年多的时间,从陇县及周边“搬”回来的,共有上万块。
为石头他关了修理铺
被称为“关山奇石王”的闫天明,今年66岁,是王家庄村一位普通村民。以前曾在建筑公司工作,后来自己在村上开了一个机械加工修理铺,生意红火。
然而,从小喜欢收藏瓷器古董,喜欢看《收藏》杂志的闫天明,每每看到杂志上刊登的千姿百色的奇石,心里就很受触动:我们这里石头也很多,为什么就不能收藏呢?于是闫天明也走上了奇石收藏的道路,闲暇了就往家门口的蒲峪河里跑。2000年夏季,闫天明在蒲峪河里捡到一块青石头,两头翘,中间弯,活像个大元宝,他高兴得难以言表。从此咸宜关河、蒲峪河、梨林川河、千河、北河、温河,都留下了闫天明寻觅奇石的脚印。邻居背后议论,他妻子也不耐烦,“不好好养家糊口,整天玩弄一堆石头,能当饭吃啊!”
然而,闫天明捡奇石越来越上瘾,2008年他干脆把自己的机械加工修理铺关了,专职捡起了石头。
屋里屋外共有上万块奇石
走近闫天明的家,从路边到家门口二三十米,栽满了大大的景观石,个个一米多高,一两吨重。“老闫,你咋把这么大的石头弄回来的?”闫天明嘿嘿一笑,“到处转,看好了叫上几个小伙拿撬杠撬,拿铁绳抬,雇车拉。”光是这种大景观石,闫天明就收藏了上百块。
进了院子更吃惊,院门左侧垒了两个石垛,每个垛三米来长,两米来宽,一米多高,院墙根还是一溜奇石。中间的房根又是一个奇石垛,庭院两边还是两排奇石,屋里桌子上、窗台上,除了奇石还是奇石。
这些石头究竟有多少,老闫自己也说不清,估摸着大大小小上万块吧。
闫天明收藏的奇石,总共5大类,分别是景观石、装修文化石、外形石、文字石、图案石。图案石中他最得意的是两块酷似毛泽东像的奇石。他还用8年多时间收齐了十二生肖图案石。最有意思的是他收藏的文字石,一个跷起大拇指的图案石和三个分别有“中”“国”“人”的文字石放在一起,他说这是“中国人牛”。
“你收集了这么多奇石,有没有人来买?”笔者问道。“好多人都是把奇石作为商品来交易,而我觉得它们的研究收藏价值更高,这些石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应该把它们作为珍品集中展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老闫说,他想建一个奇石馆,让大家免费参观,让人们在陇县感受奇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