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不同的人生 不一样的精彩








记者 邵林喜 刘俊 孙佩婷
“残疾人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社会上有些人对残疾人还是不太理解,从某些方面对残疾人还是有些偏见,所以残疾人在就医、就学、就业都有很多困难。所以我们残疾人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靠残疾人自己解决残疾人的困难。”
为了使我国更多的残疾人早日开上汽车,他组织研发残疾人汽车手动驾驶辅助手柄,这个装置适用于国产的所有自动挡汽车,帮助全国数以百计的残疾人实现了自己的驾车梦;为了让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他组织生产篮球运动轮椅,填补了我国运动轮椅生产的空白。他就是现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肢残人协会主席、西安西电公司残联副理事长的王延。在王延身上的荣誉数不胜数,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多到数不清。
为了梦想摇车去北京
两岁时,王延因为小儿麻痹落下了残疾,只能趴在小板凳上慢慢挪。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学校不接收,父亲请了学校的老师放学后来家里教王延念书。在王延参加过一次学校运动会后,看着那么多同学一起,王延动心了。他想,自己一定要去学校。坚持之下,终于得到了学校的同意,由身边的同学与朋友每天推着王延,直到初中毕业。
1981年,王延参加了工作。在《西电工人报》做校对、印刷。做了两年,王延心里萌发了很多想法。“我有工作了,可是很多兄弟姐妹都没有工作,我想帮助他们。但是,怎么帮啊?80年代,不允许高考,工作不好找,这是个问题。”想了很久,王延决定,要上电大学技术!
1986年,王延看了报纸上的一篇报道,西安组织了马拉松越野队,去北京参加首届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有5个残疾人摇着轮椅,4个残疾人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位随行记者,10个人出发去北京了。看完报道后,王延睡不着了。“不行,我要去追他们。”
说到去北京这件事,王延笑着说:“记得我小时候对伙伴们吹牛说,你们看着,电大上完以后我要一个人去北京。小时候吹牛了,长大后就要兑现。”
第二天早上五点,王延摇着初中时父亲做的手摇车,拿着妹妹给的80元压岁钱,100元粮票出发了。在路上出乎意料的辛苦,“手摇车没有车闸,下坡时吓得要死,有次直接撞到了人家的稻草车里。那时国道还在修路,摇着手摇车,不小心就会掉进土堆里,等爬出来就只剩两只眼睛了。每天累得晚上棉衣裤湿透了,菜都夹不起来。”
历经29天,王延一行人终于到了北京,“那天到了天安门广场,我们坐在国旗下,那些年龄大的哭起来了。我们就想不通有什么可哭的。”
王延说,“虽然很辛苦,但是磨炼了体力,意志,后来生活中苦点累点都不算啥了。还开阔了眼界,见到了社会上很多帮助、关心残疾人的人,见到了残疾人事业开拓者邓朴芳,残疾人的优秀榜样张海迪。”
成立残疾人基金会帮助残疾人就业
在北京,王延看到了时任中国残联主席的邓朴方每日都在为残疾人的事业操劳,他也萌发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残疾人群体生活的想法。回到家后他便辞去了工作,开始为筹建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简称西电公司)残疾人组织奔波。在他的号召下,一批年轻的残疾朋友聚集到一起。
王延说,“帮助弱势的心每个人都有,但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做,慢慢去熏陶。我们在西电成立残疾人基金会,主要初衷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就业了,才能改善生活条件,改变生活环境,增强信心。”
1986年6月2日,西电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了。王延任副理事长,王延用募集而来的17万元开始了创业。他找了十几个残疾人朋友,用这笔钱组建了服装厂、电器部、经营部等实体,为残疾人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先后办起了9个福利工厂,解决了20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凭借福利工厂,王延还陆续开办了残疾人特殊教育班、工作疗养站、轮椅篮球队、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盖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活动中心,使西电公司残联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
据去年统计数据,西电残疾人基金会这些年做慈善约1000多万元。
王延的残疾人事业
作为一名残疾人,王延之所以能驾车,正是受益于他自己研制的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汽车手动驾驶辅助装置。这个装置不仅适用于国产的所有自动挡汽车,还不影响正常人驾车。
王延用几经修改的辅助手柄,还在2004年驾车参加了“中国残疾青年挑战世界屋脊”活动,从成都驾车直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这套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有关部门生产检测的辅助装置,目前已经帮助全国近300名残疾人实现了自己的驾车梦。
为了让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王延组织生产篮球运动轮椅,填补了我国运动轮椅生产的空白。
2008年,由于多年来在帮残助残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王延被选为北京残奥会火炬西安站传递的火炬手。面对莫大的荣誉,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火炬传递赋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残疾人确实从各个方面来说还是有很多困难,举办奥运会也好,火炬传递也好,我想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唤起人们一种爱心。大家帮助弱势群体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我觉得残奥会火炬传递会唤起更多的人对残疾人更多的关爱。”
做了几十年残疾人事业,王延说:“因为我本身是个残疾人,做残疾人事业更能发挥我自己的特长,残疾人维权、无障碍建设推动方面接触的比较多,比较熟悉,也慢慢成了兴趣爱好。”
莲湖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赵辉对记者说,“王延这么多年来很不容易,相处这么长时间,他心里时刻装着残疾人,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一直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想帮助残疾人的事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他就是一个点灯的人,他的生活的轨迹告诉了所有残疾人应该怎么去做。”
让王延觉得充满希望的是:“改革开放了,带来了社会经济的提升,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新的政府和领导人特别关心民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于弱势群体的康复、教育、就业以及环境无障碍都会给予更多地关注和资金的投入。残疾人生活未来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关于残疾人事业,王延对记者说:“邓朴方说,‘不是大家不人道,而是大家不知道。’所以残疾人事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还要介绍残疾人在有关教育、康复、无障碍方面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相信未来的制度建设、法律建设以及环境无障碍建设中大家会关注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