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让爱心凝聚 为佳新祈福








本报记者 马波
2014年3月17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一年中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可对于西安市长安区细柳镇姜任村的郑勃敏一家来说,却犹如遭受晴天霹雳。年仅5岁的儿子郑佳新,在西安市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即白血病),肺部重度感染,这一消息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爷爷胃癌辞世孙子身染恶疾
从1年前开始,原本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便开始遭遇不幸。1年前,小佳新的爷爷被确诊为胃癌,前后经历多次治疗,受尽病魔摧残后因治疗无效而辞世,原本便不富裕的普通农村家庭,几经周转,走遍亲友才借来5万元,加上自家积攒的3万元存款,算是把老人的医疗费用给医院结清,老人的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
然而命运的轨迹往往让人难以预测,今年3月初,小佳新无诱因的忽然出现咳嗽、咳痰、高热(体温最高达40℃)等症状,几经转折,最终在西安市交大一附院被确诊为白血病,后经医生推荐转院至北京海军总医院,花费十几万元,治疗半个多月后,小佳新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在不断加重,经病友介绍,最终转院至解放军304医院。
两次骨髓移植 佳新受尽苦痛
经解放军304医院医生进一步检查确诊后表示,小佳新必须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在家人四处奔波借钱、多方爱心人士捐助之下,5月5日,小佳新接受了第一次骨髓移植手术,医生告知家属,一般移植两周左右细胞就会开始慢慢长起来,全家人都满心欢喜地期待小佳新的病情好转,然而一个月过后,细胞却依然没有长起来,这就宣告了移植的失败,这一消息犹如天塌地陷般几近压倒了父亲郑勃敏。
没有时间悲伤和惋惜,医生告知必须马上进行第二次骨髓移植,不然就没有机会了。在医生的劝说下,小佳新于6月11日进行了第二次骨髓移植手术,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次的手术相对比较成功,6月20日,细胞就已经长出来了,可是却出现了肠道排异,大便出血等状况,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
医药费逾百万元 治疗面临中止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我真的没有办法了”,9月12日,身在北京的小佳新的父亲郑勃敏给记者打来电话求助。
郑勃敏告诉记者,给小佳新做第二次骨髓移植手术的时候,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别的原因,医院的电脑系统出现了故障,才没有催手术费,让手术顺利的进行了下来,可最近电脑维护正常后,一张张催款单让全家人都犯了难。
从给孩子治病到现在,已经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钱,爱心人士捐助的钱共计60多万元全部用完,现在还欠医院5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医生告诉老郑,拖了这么久,已经是他能帮到的最大限度,不缴费药房就没办法出药,治疗就要面临中止的状况,一旦中止便前功尽弃,所以一定要抓紧。
“现在该借的都借完了,我和孩子母亲都在北京,家里就剩下年迈的母亲和我女儿,老母亲天天在家想法筹钱,整日以泪洗面,可一个老人能有什么办法,因为肠道排异,孩子已经两个月没有吃饭了,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儿子,他只有5岁啊!”电话那头的老郑哭出了声。
伸援助之手让爱再延续
现在小佳新的治疗,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治疗不能中止,一旦停止药物,便意味着前功尽弃。在此,本报呼吁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帮助这个5岁的孩子摆脱病魔的纠缠,让爱在小佳新的身上延续。
郑勃敏(小佳新父亲)电话:15319731406
爱心捐助账户:建行6217000010026058050郑勃敏
邮政6221887910054015593郑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