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澄城:畜牧业向生态循环转型
本报讯(通讯员 魏鲜红)近年来澄城县坚持走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相继被评为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百万头生猪大县。今年以来在推进、巩固、提升畜牧业发展中,按照“控总量、提质量”的思路,紧扣场址选择、设施设备、粪污处理利用等重点环节,加速传统养殖方式向生态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转型,实现环境改善和产业增效目标。
针对初期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低、粪污粗放管理造成的污染问题,澄城县加快推广生态循环型养殖,县上要求所有新建养殖场均严格选址、统一规划,远离集镇、河流、医院、学校和厂矿企业,远离水源保护地。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活办公区、畜禽养殖区、污染隔离区”三区分离和“净污分道、雨污分流”要求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同时引导所有大场大户一律配建贮粪池、贮粪棚和沼气池,对原来没有建沼气池的,项目支持他们补建,并指导养殖户购买吸粪抽污车,通过跟进这些设施设备,对粪污实行“三级沉淀”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
养殖环节中,澄城县推广“畜—沼—果(菜)”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养猪户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将沼液作为叶肥喷施果园或蔬菜,将沼渣就近运送到苹果园做底肥;通过项目扶持建设了时代生态科技等3个有机肥场,养殖户还可以把粪便晾晒后卖给有机肥加工厂。据该县海源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饲养的7万羽蛋鸡每年的粪便就可变卖20余万元。同时积极推广果园和沟坡地散养等模式,涌现出交道镇樊家川村和王庄镇水洼村等7个果园养鸡有机生态示范点。
目前,澄城县已发展标准化示范场148个,建成5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3个,100立方的中型沼气池81多个,购买粪污抽运车30辆,畜牧业已逐步向生态养殖资源循环方式转变升级。
针对初期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低、粪污粗放管理造成的污染问题,澄城县加快推广生态循环型养殖,县上要求所有新建养殖场均严格选址、统一规划,远离集镇、河流、医院、学校和厂矿企业,远离水源保护地。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活办公区、畜禽养殖区、污染隔离区”三区分离和“净污分道、雨污分流”要求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同时引导所有大场大户一律配建贮粪池、贮粪棚和沼气池,对原来没有建沼气池的,项目支持他们补建,并指导养殖户购买吸粪抽污车,通过跟进这些设施设备,对粪污实行“三级沉淀”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
养殖环节中,澄城县推广“畜—沼—果(菜)”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养猪户利用沼气池发酵后,将沼液作为叶肥喷施果园或蔬菜,将沼渣就近运送到苹果园做底肥;通过项目扶持建设了时代生态科技等3个有机肥场,养殖户还可以把粪便晾晒后卖给有机肥加工厂。据该县海源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饲养的7万羽蛋鸡每年的粪便就可变卖20余万元。同时积极推广果园和沟坡地散养等模式,涌现出交道镇樊家川村和王庄镇水洼村等7个果园养鸡有机生态示范点。
目前,澄城县已发展标准化示范场148个,建成5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3个,100立方的中型沼气池81多个,购买粪污抽运车30辆,畜牧业已逐步向生态养殖资源循环方式转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