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职业农民,很体面
     在村东头的烟草烘烤工厂,工人正对刚刚采摘下来的烟叶进行烘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儿。工厂负责人张长斌介绍,实行集中烘烤,能节省劳力,提高质量,烟农非常欢迎。
    总投资达1000万元的烘烤工厂,可一次性烘烤烟叶60000公斤。此外,还配套建设2304平方米的育苗工场,可满足1000亩烟田的用苗需求。
    这里还是全县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教室里桌椅、投影仪等设备齐全。翻开培训记录,授课时间、内容、学员签到密密麻麻。张长斌介绍,自2013年旬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在该村正式挂牌后,来自县农广校的10位专家老师先后就烟草、畜牧、蚕桑、魔芋、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及使用开展培训8场次、培训人员340人次,农机手办证70人,培养专业维修工6人,20名职业农民通过市级考核认证,而他本人,也在今年上半年被认定为全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
    “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才知道老办法行不通了,以前亩产值也就是3000多元,经过培训后,采用各种方法亩产值可达到5000元,我每年光烟草的单项收入就在10万元左右,比原来每年要提高4、5万元。”铁杆烟农杨官顺是实训基地的第一批学员,也是通过市级认证的中级职业农民。拥有农机手资格证的他,还是村烟草种植合作社里农机服务队的队长,不仅能为本村村民提供服务,还为白柳、甘溪、赵湾等5个镇提供技术和机械服务。2013年,合作社仅机械服务一项就盈利160万元,社员分红130万元。
    采用玉米套种魔芋的办法,魔芋获得大丰收。李明星参加魔芋种植培训后,当年租地20亩种植魔芋,第二年赶上全县大面积推广魔芋种植的好时机,仅种芋就卖了4万多元。今年他的魔芋种植面积增加到25亩,后半年可采挖12万斤,按照市价,收入应该在20万元以上。
    2009年至今,全村共引进烟草公司国家区域试验品种345个、省区域试验品种260个,引进科研项目资金700万元,建成全市首批烤烟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全村烟草种植实现了规范化、规模化、科技化,还被“中华”品牌确定为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此外,还发展魔芋200亩、木瓜1000亩,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00元,先后被评为省级“产业百强”村、市级文明和谐新村。
    张长斌说:“职业农民很体面,但目前的数量同全村的发展还不适应,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力争使全村80%的农户都能为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