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洋县农产品有了进京入川的通行证
    本报讯(记者 刘瑛 通讯员 张校峰 周世庆)“这下咱们的黄金梨有进京入川的通行证了!”洋县洋州镇草坝村二组村民牟玲彦摸着自家待卖的梨果兴奋地说道。
    近日,洋县农业局向该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授予农产品产地准推试点单位标牌。在授牌现场,合作社理事长刘开昌签订了《洋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承诺书》,并委托县农检中心对正在收购的黄金梨进行农药残留现场检测,在确保质量达标后,检测员对本批次黄金梨开出了全县第一份产地准出证明。
    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安全关,该县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农产品标识规范、农产品检测为重要抓手,建立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确保推出的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包装有标识、质量可追溯”,有效杜绝不安全农产品入市销售。
    该县要求各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和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满足规定条件后,向县农业局提出农产品产地准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在推出相应农产品时,先由内检员逐项检查审核生产记录档案,并对同批次采收的农产品依照采样规范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由内检员填写好产地证明,相应企业生产的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等农产品才准予推出。县上强令各生产基地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4项制度,切实规范投入品使用记录等3项记录,建立完善农产品准出检测记录和产地证明管理档案,大力实施农产品包装上市制度,严格要求各农产品产地准出企业在包装上利用标注或附加标识等形式,明确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等产品信息,确保基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严令县内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在进货时务必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并进行登记备案,依此作为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的依据。同时,该县投入近200万元建立标准化检测室一个,并组建农药残留流动检测车一辆,为全县各农产品生产单位提供检测服务。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