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救助流浪人员十五万人
本报讯(李耀记者王缠卫)8月13日上午,我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以来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暨“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去年以来,我省省市县上下联动,开展了摸底排查、调查回访、监护评估、困境帮扶工作,在返校复学和教育转化、关爱帮扶和源头治理方面取得了成效,全面加强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58532人次,其中成年人147751人次,未成年人10781人次,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外出流浪乞讨现象。
会议指出,救助管理是一项社会托底保障工程,关系政府形象,关乎社会良心,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中的柔性管理作用,在强化社会基本服务中的社会保护作用。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工作方针,各成员单位要立足职能,密切配合,着力在拓宽救助管理范围、强化应急救助功能,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上下工夫,共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大救助”工作格局。
去年以来,我省省市县上下联动,开展了摸底排查、调查回访、监护评估、困境帮扶工作,在返校复学和教育转化、关爱帮扶和源头治理方面取得了成效,全面加强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58532人次,其中成年人147751人次,未成年人10781人次,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外出流浪乞讨现象。
会议指出,救助管理是一项社会托底保障工程,关系政府形象,关乎社会良心,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管理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中的柔性管理作用,在强化社会基本服务中的社会保护作用。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工作方针,各成员单位要立足职能,密切配合,着力在拓宽救助管理范围、强化应急救助功能,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上下工夫,共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大救助”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