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他让荒地长出了“黄金叶”


前不久,安康市汉滨区石梯镇三桥村山坡上一大片枝壮叶肥的烤烟地里,几位村民正忙碌着摘收烟叶;村支书王道东开着一辆三轮车,不停地将堆放在路坎边上的烟叶一趟趟拉到烟站。而在沟畔的一隅,5排蓝顶烤烟房正在烘烤运转,旁边的一块简易大棚下,3名妇女和3个孩子正在娴熟的绑扎烟架。
三桥村位于镇政府东南7公里处,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农业收成少,效益低下。全村2个小组340多口人,贫困人口占到80﹪以上,大多数村民靠到市区打零工为业。因此,村里许多土地都撂荒了,常年无人耕种,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和荆棘。
王道东,典型的陕南汉子,四十出头,中等个子,麦色皮肤,有点娃娃脸长相,一双小眼睛见人眯笑,一笑露出白齿,憨憨的。“作为村支书,我马上快干满一届了,看到村里大片的土地荒成这样,虽然觉得可惜,但面对现状我也时常无奈和困惑。”如何给村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项目和门路?王道东一直思索着。
半人高的蒿草随风摇曳,带刺的藤蔓恣意暗长。2013年的一天,王道东嘴里噙着一根猫儿草,沿坡地的田埂四处查看,他忽然萌生了流转村民荒地种烤烟和药材的想法。说干就干,一呼百应;有租金,有活干,村民自然乐意;9月份开始,一下流转到村民撂荒地160多亩。他将自己多年收购中药材积攒的钱,并向亲朋好友和信用社借贷,找来2台挖掘机,挖草除根,劈荆斩棘,施工两个半月,终于平整出一块块烤烟地,然后引水、架设电线、建烤烟炉等,总投资40多万元。
通过建烟园,王道东还解决了本村一组和丰富村三、四组60多户村民多年的吃水难、用电难问题,并为30多个特困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增收的门路。一组特困户曾安群夫妇,一个年老体迈,一个聋哑呆痴,今年一直在王道东那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平均每月收入二、三千元。7月份,当曾安群从王道东手里接过3200元的工资时,他激动地说:“我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挣到过这么多钱!感谢王支书看得起我们,给我们提供了生活门路……”而村里的妇女和小孩,每天在烟站绑扎烟架,手快的一天能挣100多元呢。
挥汗拉运着青绿肥厚的烟叶,听着村民给他采摘烟叶发出“嘣嘣嘣”的脆响,看着出炉的一匝匝干脆“黄金叶”,王道东眯眼憨笑着,他说今年预计烘烤成品1万公斤左右,产值40余万元。他还试着在部分烟田里套种了一些山楂树,现在已经挂果,为将来开辟新的种植项目和考察市场前景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