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千万身价煤老板变身羊倌




本报记者 孙军 段鸿 图/文
如果你有1000万元,你打算做什么?如果你在50多岁时挣够了1000万元,你是存在银行吃利息呢,还是把半生积蓄拿出来第二次创业?50多岁的马俊峰是选择了后者。他从一个煤老板,到投身于生态农业,种地养羊,成为一个每天在太阳底下干活的地地道道的农民,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羊倌的现在:
生态农庄占地320亩
8月20日,记者来到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冯家塬村找到了马俊峰的生态农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地,离得老远,就看见蓝色的彩钢瓦房,当地农民说,那就是马俊峰的羊场,那人就是个“疯子”。
来到生态农庄,见到马俊峰,他在支满架子床的办公室接待了记者。马俊峰50多岁,四方脸被太阳晒成古铜色。他说话铿锵有力,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他是2012年底,以每亩260元的价钱流转过来320亩土地,准备养羊和种地。目前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购买了耕地用的拖拉机、玉米精播机、小麦精播机等农业机械。由于这里远离村庄,来的时候没有水吃,去年花了1.7万元掏了井,还架了电线。去年冬天,从陕北购回150只小尾寒羊和普尔山羊150只。
记者在院内的羊圈里看到,这些羊或卧着悠闲地咀嚼,或欢快地走动。羊圈的旁边是用钢结构建起的房子,里面专门储存羊的鲜饲料。马俊峰告诉记者赶今年年底,羊的数量要增加到500只,最终的目标是年羊出栏1000只。
他说,羊要吃得舒心、睡得舒坦,才长得快,所以,羊还要睡在羊床上。羊床离地30到35公分高,羊粪从羊床上溜下来,再用机械刮粪机每天刮一次,清理场地,干净卫生。马俊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如果要采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羊床,需要200万元,如果自己加工,只要几十万元。
要养羊,就需要饲料,马俊峰已经建好了一个巨大的青储饲料池,干饲料储存库也正在建设中。他给记者说了自己的构想:将来建立一个干饲料物流中心,专供附近的农民养大牲畜用,半径辐射到30公里内。说到这里,他邀记者到院子外看看正在建设的干饲料库。
记者来到干草库旁,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加紧建设干草库,干草库的面积有1000平方米,将来能储存几百吨干草饲料;饲料库底下是两个宽大深邃的苹果库,将来可收购当地的苹果储存。
马俊峰指着周围的几百亩地说,全种的玉米,如今玉米也快成熟了。将来,羊粪全部用来上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羊倌前身:
本是千万身价的煤老板
走在农庄的路上,在路过农庄的灶房时,记者发现了一辆排量4.4的丰田霸道车停在那里,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马俊峰坦言车确实是自己的,车的全名叫丰田霸道兰德酷路泽,是他三年前花85万元买的。
羊倌还能如此有钱?他给记者讲,原来,他曾是铜川一煤矿的老板,几年前,他将煤矿卖了1000多万元。当时,亲友和家人都劝他好好将钱存起来,稳稳地安度后半生,但是,他一直在寻找二次创业的机会。朋友对他说,都50多岁的人了,输不起了,但是,他仍不放弃机会。后来他决定投资生态农业,虽然见效慢,但是有前途。于是便在远离繁华的地方“流转”到了320亩地,主要来养羊搞种植。
他充满激情地说,现在种玉米和小麦,等将来把地力培养好了,就要种药材,比如半夏、黄芩等,还要种国花牡丹,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就是要向土地要产出值,要使土地的产出值最终达10万元。引导和带领周围村子的农民,改变种植思路。
“干农业真的辛苦,不脱几层皮是把事干不好的。”马俊峰说,自己现在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用自己的丰田霸道车接周围的农民来地里干活,晚上12点才能睡觉。因为土地贫嵴,必须要把所有的地深翻50到60公分,地里的石头太多,要把石头全部捡走。
“现在忙得很。”他说:“没时间喝茶,没时间交往,就是个干活,脸上都脱了好几层皮。”
羊倌的困惑:
现在的职业农民太少了
尽管马俊峰对生态农业雄心勃勃、激情澎湃,但是他还是给记者道出了心中的困惑。
他说,去年一年,他付给当地农民的工钱已经有20多万元,仅去年秋季掰玉米一项,就付了工钱25000元。现在农村人的工钱是每天90元,还要管饭。但是,这些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缺少技术,也没责任心。啥事都要他跟在后边说。他也想招聘一些从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他们买上“三金”,但没人来,如果有职业农民,那事情就好做多了,中国目前就缺职业农民。
他的另一个困惑是动物防疫体系不是很健全,在农村,死了牲畜没人管,农民也不上报,很容易流到市场去。再就是目前给猪可以买保险,还没有关于羊的保险。
他希望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去年他种了106亩小麦,种植补贴才领了8881元,建的果库,也没有补贴。今年是啥情况,现在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