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渭河岸边创奇迹
本报记者 高丽娜 王军锋
临渭区中医医院位于渭南市行政中心地带。近年来,临渭区中医医院在临渭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创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为目标,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两个效益同步提高,中医特色品牌凸显,创建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完善制度建设实施综合考核
临渭区中医医院创甲工作启动后,医院设立了“创甲办“,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业务副院长主抓,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把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医院对15项核心制度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进行了充实、完善和细化,编印下发了《医院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同时,参照相关教材和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重新编发了《医院质量管理汇编——医疗质量》、《医院质量管理汇编——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基本用药目录》等分册下发各科室,人手一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该院按照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医疗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各科综合目标任务,每月由业务院长主持召开目标任务考评会,对各科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全院通报,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以促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
推行优质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为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该院开展了创建“平安医院”、创建护理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等活动,制定了《优质服务活动安排意见》、《文明服务用语》、《患者投诉处理办法》,实行首诉负责制,开展优质服务评选活动;实行优质服务承诺,门诊导医台备有轮椅、一次性水杯、纯净水;门诊挂号、取药以及医技科室实行限时服务,推行无节假日,方便患者检查;实行出院病人随访,做好延伸服务;并积极协调区医保部门落实了中医药(含配方颗粒)及其诊疗服务项目提高10%报销比例政策,保障患者报账最大化,鼓励患者就诊中医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坚持征询患者意见制度,通过“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箱、患者座谈会等多种渠道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定期将病人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进行改进,有效化解了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开展帮困扶贫爱心奉献社会
临渭区中医医院党支部和院委会长期以济困扶贫、奉献爱心为己任,先后接双王办贫困户杨柱子一家到医院查病治病,帮助向阳办郭庄村贫困户郭改民一家盖起了新房。在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后,组织职工为玉树灾区捐款7170元,向雅安灾区捐款9020元,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2012年8月下旬,医院会同区委宣传部、关工委共同举办了“寒门有梦、与爱同行”支助贫困大学生大型捐款活动,共出资36000元,对来自临渭区桥南镇、阳郭镇的12名贫困学子每人捐赠3000元,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并对这些贫困家庭从医疗救助等方面长期进行帮扶。
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为了从源头防范医疗纠纷,保证病历书写质量,该院制订了病历书写管理目标及制度,不定期对各临床医师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培训。并成立了病历质量考核委员会,健全了各临床科室病历质控小组,制定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奖罚措施,不断加强病历质量环节控制,定期对运行病历及终结病历进行质量考核。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同各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并按照院感控制要求,新改建了供应室,对手术室、胃镜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规范了流程,消除院内感染隐患,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持续发展
该院一是积极引进中医本科大学生10名,聘请专家13名,逐步充实专技人员队伍。二是实行名老中医师带徒。低年资医师跟从副高以上中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构筑人才梯队。三是强化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先后约请专家教授来院授课30余次,组织开展了中医药文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参学率100%。近3年来委派18名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级学会学术活动200人余次,建立完善了继教档案与医师考核档案。四是有效开展新进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在岗人员“三基三严”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试,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思想觉悟和技术素质。
临渭区中医医院先后被渭南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被中国初级卫生基金会授予“爱心医院”,2013年12月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称号,成为秦东中医的一朵奇葩。
临渭区中医医院位于渭南市行政中心地带。近年来,临渭区中医医院在临渭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创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为目标,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两个效益同步提高,中医特色品牌凸显,创建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完善制度建设实施综合考核
临渭区中医医院创甲工作启动后,医院设立了“创甲办“,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业务副院长主抓,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把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医院对15项核心制度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进行了充实、完善和细化,编印下发了《医院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同时,参照相关教材和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重新编发了《医院质量管理汇编——医疗质量》、《医院质量管理汇编——诊疗常规与技术操作规范》、《基本用药目录》等分册下发各科室,人手一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该院按照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医疗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和各科综合目标任务,每月由业务院长主持召开目标任务考评会,对各科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全院通报,并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以促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
推行优质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为了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该院开展了创建“平安医院”、创建护理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等活动,制定了《优质服务活动安排意见》、《文明服务用语》、《患者投诉处理办法》,实行首诉负责制,开展优质服务评选活动;实行优质服务承诺,门诊导医台备有轮椅、一次性水杯、纯净水;门诊挂号、取药以及医技科室实行限时服务,推行无节假日,方便患者检查;实行出院病人随访,做好延伸服务;并积极协调区医保部门落实了中医药(含配方颗粒)及其诊疗服务项目提高10%报销比例政策,保障患者报账最大化,鼓励患者就诊中医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坚持征询患者意见制度,通过“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箱、患者座谈会等多种渠道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定期将病人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进行改进,有效化解了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开展帮困扶贫爱心奉献社会
临渭区中医医院党支部和院委会长期以济困扶贫、奉献爱心为己任,先后接双王办贫困户杨柱子一家到医院查病治病,帮助向阳办郭庄村贫困户郭改民一家盖起了新房。在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后,组织职工为玉树灾区捐款7170元,向雅安灾区捐款9020元,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2012年8月下旬,医院会同区委宣传部、关工委共同举办了“寒门有梦、与爱同行”支助贫困大学生大型捐款活动,共出资36000元,对来自临渭区桥南镇、阳郭镇的12名贫困学子每人捐赠3000元,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并对这些贫困家庭从医疗救助等方面长期进行帮扶。
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为了从源头防范医疗纠纷,保证病历书写质量,该院制订了病历书写管理目标及制度,不定期对各临床医师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培训。并成立了病历质量考核委员会,健全了各临床科室病历质控小组,制定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奖罚措施,不断加强病历质量环节控制,定期对运行病历及终结病历进行质量考核。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院感科同各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并按照院感控制要求,新改建了供应室,对手术室、胃镜室布局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改造,规范了流程,消除院内感染隐患,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持续发展
该院一是积极引进中医本科大学生10名,聘请专家13名,逐步充实专技人员队伍。二是实行名老中医师带徒。低年资医师跟从副高以上中医师学习中医药知识,构筑人才梯队。三是强化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先后约请专家教授来院授课30余次,组织开展了中医药文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参学率100%。近3年来委派18名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级学会学术活动200人余次,建立完善了继教档案与医师考核档案。四是有效开展新进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在岗人员“三基三严”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试,不断提高业务人员思想觉悟和技术素质。
临渭区中医医院先后被渭南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被中国初级卫生基金会授予“爱心医院”,2013年12月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称号,成为秦东中医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