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废烟囱变温度计值不值?
7月底,留坝县城外出现一只68米高的大号“温度计”。这只温度计由一个废弃烟囱改造而成,耗资43万元。据了解,这也是陕西省目前外形最大的温度计。
这个68米高的烟囱原是一家砖厂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00年砖厂废弃后,距今30年左右一直未拆。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看,砖厂废弃了,烟囱理应立马拆掉,可留坝县政府如今却要“艺术化处理”,斥资43万元重金“包装”,耗时一个半月在烟囱外边重新设计安装,将其“华丽转身”成了仍然屹立不倒的“温度计”。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决策”必要吗?
该县的解释是,“烟囱改成温度计有两个好处”:一来方便县城居民和外来人群了解实时温度;二来对留坝的夏季避暑也是宣传,“游客看见了温度计,就知道留坝真的比其他地方凉快”。难道以前没有这根“温度计”,人们就感应不到这里的温度?难道留
49坝的气温在全省独特或反复无常?毕竟,现在人们了解天气和温度的渠道便捷多了,每日天气预报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随时掌握,何必非要仰仗一个大号“烟囱温度计”?耗资43万元的建设值得吗?
留坝县目前尚属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4.7万,据该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得知,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53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33万元,财政支出5.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一个贫困县每年要国家下拨巨款来维持运转,却要拿出几十万元将一个废弃的旧烟囱华丽变身成“温度计”,这难道不是“广场政绩”在发烧?
虽然,上海还有一个“更高的温度计”,但无论从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来看,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上海是无与伦比的。贫困县更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民生事业上。近年,一些地方“打肿脸充胖子”,之所以搞一些让领导容易看得到的表面风光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表现,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与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背道而驰。类似“艺术化处理”废弃烟囱的思维定式一定要拆除,以免“东施效颦”,饱受诟病。
这个68米高的烟囱原是一家砖厂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2000年砖厂废弃后,距今30年左右一直未拆。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看,砖厂废弃了,烟囱理应立马拆掉,可留坝县政府如今却要“艺术化处理”,斥资43万元重金“包装”,耗时一个半月在烟囱外边重新设计安装,将其“华丽转身”成了仍然屹立不倒的“温度计”。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决策”必要吗?
该县的解释是,“烟囱改成温度计有两个好处”:一来方便县城居民和外来人群了解实时温度;二来对留坝的夏季避暑也是宣传,“游客看见了温度计,就知道留坝真的比其他地方凉快”。难道以前没有这根“温度计”,人们就感应不到这里的温度?难道留
49坝的气温在全省独特或反复无常?毕竟,现在人们了解天气和温度的渠道便捷多了,每日天气预报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随时掌握,何必非要仰仗一个大号“烟囱温度计”?耗资43万元的建设值得吗?
留坝县目前尚属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4.7万,据该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得知,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53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33万元,财政支出5.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一个贫困县每年要国家下拨巨款来维持运转,却要拿出几十万元将一个废弃的旧烟囱华丽变身成“温度计”,这难道不是“广场政绩”在发烧?
虽然,上海还有一个“更高的温度计”,但无论从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程度来看,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上海是无与伦比的。贫困县更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民生事业上。近年,一些地方“打肿脸充胖子”,之所以搞一些让领导容易看得到的表面风光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表现,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与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背道而驰。类似“艺术化处理”废弃烟囱的思维定式一定要拆除,以免“东施效颦”,饱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