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赢得百姓点赞声
——横山县小咀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访谈录
    通讯员 贺潇宇 本报记者 靳天龙 党进
    8月7日,在一场雷雨过后,记者沿204省道走进了横山县小咀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2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广场,篮球架、乒乓球案、小花园应有尽有。远处是规划整齐的新农村房屋,家家户户房顶上安着太阳能,好一派新农村场景。在村办公室,我们碰见了正在说事的几位村民,我们的访谈也就在此开始。
    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你们村有什么变化没有?记者问。村民肖甫国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村实现了村组道路全部硬化。我们小咀村一共7个自然组,其他六个组的生产道路全都已硬化,唯独我们肖梁组没有硬化,这条道路影响着我们全组人的出行难问题。群众路线活动来开展以来,县委副书记周锦峰帮我们解决了资金的困难,经过一月的施工,这条便民路便修好了。”
    还没等肖甫国说完,村民吴世军又接着说,“今年我村又修建了老年活动室,村卫生室、各小队会议室。我村今年还上了个两个项目,一个是口粮田改造,一个是拉沙治地,第一个我们已经实施完毕,第二个正在招标。”
    记者了解到,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以来,小咀村投资100多万,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的事情,赢得的群众的一致好评。
    “你们村有集体收入吗,这部分资金是咋样解决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问道。“全是县上和镇上帮我们解决的,我们只投劳。”村民雷殿喜说的时候忍不住乐了。
    群众路线活动给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村民许继升说:“我说两点,一是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改变,驻村干部一周基本都在村上,给我们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只有我们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前不久,我家的电视接收器坏了,我打电话给驻村干部,没过几天,他就给我新换了一个村村通。二是领导来下乡的次数多了,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来过我村两次,县委书记王效力、县委副书记周锦峰、镇党委书记经常下来,他们没有一点架子,和我们拉家常,谋发展。”
    在村头,我们采访了村里的养羊大户李德智。说起路线教育活动,他深有感触:“我养了326只羊,饲料不足是我最大的困难。前些日子,驻村干部和科协的同志到我家,给我免费提供了20公斤草籽。据科协的同志介绍,这种草籽产量高,一亩顶我种5亩苜蓿。我种了3亩,相信饲料不足问题很快就会解决。”
    在我们快要结束采访时,小咀村副主任李培岐非要拉着我们去他家吃饭。在他的执意邀请下,我们来到他家,边吃边聊。
    李副主任说,我是个流动党员,在榆林的一家煤矿打工。以前,外出打工时,村里的党组织生活过不了,我很犯愁。但是现在,我在外打工,经常会收到短信,内容是群众路线的一些知识和村里发展的一些动态,我再也不为过不上组织生活担心了。而且我们小咀村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前段时间,恰逢农忙时间,白天群众忙于生产,村委会便利用晚上组织大家学习。
    采访结束后,我们在204省道边看到小咀村近年来治理的300多亩土地,地里的玉米已经有一米多高了。我们相信,小咀村人民的日子就像这玉米节节高升,会越来越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