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水库变成臭水缸 满池鱼儿遭了殃
农民养鱼二十八年头次遭遇二十万斤鱼死亡疑与排污水有关

    他们家从父辈就开始承包水库养鱼到现在已有28年了,刚开始发现死鱼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但接下来的5天,200亩水面上死鱼不断浮出,即使是专门雇人也打捞不及,已有超过20万斤鱼死亡。
   28年来第一次出现大面积死亡
    8月10日上午10时30分许,笔者来到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办清水河水库边,就能闻到阵阵恶臭,在水库边草丛和水边泥地上,大片死鱼随处可见,大的十来斤重,小的约一斤。水库靠近岸边的地方仍漂浮着已翻白肚的鱼。
    王伟是清水河水库的承包户,按他的说法,从父辈开始至今已养鱼28年,这是第一次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王伟说,8月6日他在巡视鱼塘时,发现有鱼翻白肚情况,“我还想着就是正常的死亡呢,也没有太在意。”王伟说,接下来几天,200多亩水面开始大量出现死鱼漂浮,“专门雇的人进行打捞,也来不及。”站在岸边的王伟光着身子,光脚上全是泥,“两年前投了26万尾鲢鱼、鲤鱼、草鱼三种鱼苗,养了两年,眼看着就要出塘了,结果出了这事。”说话时王伟不住地扭头扫一眼身后的鱼塘,“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20万斤的鱼死亡。”
    妻子寇女士说,这次损失恐怕在10年内都不会翻过身来。
   主人怀疑流入鱼塘的水出问题
    8月8日,王伟将鱼群大面积死亡情况向街办作了反映。
    鸣犊街办联系长安区环保部门以及水产站现场调查,“在鱼塘好几处地方进行水质检测,说是鱼塘里水中的含氧量太低,估计是这个原因导致鱼死亡的。”王伟说,通过检测发现,鱼塘入水口的水中含氧量竟低于鱼塘水中含氧量,“这就说明流入鱼塘的水出了问题。”
    王伟怀疑鱼塘水质变差与周边生活垃圾倾倒以及生活污水排放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前都好着呢,就是最近两三年,附近村民把垃圾都倒在水库边,时间长了对水质有影响。”王伟说,为此他还专门找过附近村民协商,但没有得到有效制止。
    王伟说,水产部门调查时,提出过增加水中含氧量的建议,“我专门增加了6台增氧泵,还买了不下3万块钱的增氧剂和排毒药物,但根本起不了作用。水产站还专门发通知要求不能销售死鱼,还要深埋,我们这边打捞死鱼都来不及呢,根本顾不上下一步深埋处理。”王伟说,目前的损失约200万元。
   检测发现水中含氮、氨量过高
    从8日开始,西安市水务局多个部门来到清水河水库调查。
    8月10日,西安市水产工作站和长安区水产工作站、鸣犊街办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水库,“通过专家现场对活鱼及死鱼的解剖来看,明显是受到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的影响。”西安市水产工作站工作人员说,经过对多处水质的检测,发现水中含氮、氨量过高,都是导致鱼死亡的因素,同时也排除了人为导致死亡的可能。
    西安市水产工作站工作人员称,前两天突降大雨导致温度骤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鱼的存活。
    当日下午,笔者了解到,接反映后,鸣犊街办连日来积极协调联系多个部门现场调查,“一是建议采取拦网隔离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要求不能销售死鱼,应按要求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鸣犊街办工作人员表示,会积极协调尽量减少损失。
    (李小博报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