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桩桩实事惠百姓
——秦都区李都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小记
    通讯员 史阿阳 周麟洋 本报记者 王琦
    “现在的李都村,道道巷巷都是水泥路,垃圾不再乱倒了,装了路灯亮堂了,有了监控安全了,来个亲戚也夸村子变化得认不得了,这还多亏了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起村子今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咸阳市秦都区双照办李都村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
    拥有1600余人的李都村曾是秦都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当年硬化道路、修建水塔、通自来水等解决了群众不少生产生活问题。但是,近年来由于部分街道未硬化,加之没有排水沟,生活污水无法排放一度成为村干部和群众的“心病”,垃圾乱倒、门前“三堆“更让群众怨声载道。
    今年3月份,随着该区教育实践活动的启动,这些“怨言”在包抓领导的征求意见环节中被一一记录并研究出了整改方案,问题开始着手解决。3月中旬,村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首先拉开序幕,村两委会干部齐上阵,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组织群众把门前的“三堆”全部清除,街道变宽敞了。村上专门购置了一辆农用车,不但每天挨家挨户收垃圾,还把十几处积存垃圾全部清运,把其中一个常年存在的乱倒垃圾点清运并进行了硬化,还安装了5套健身器材。 
    老党员王定军每天早晨都在村里跑一圈锻炼身体,他高兴地说:“以前街道上杂物乱堆,大车进不来,小车出不去,群众想把苹果从地里运回来都头疼,现在一下子整齐了。”
    与此同时,群众反映的出行难、没有路灯等问题都开始着手解决,一桩桩喜事美事在李都村发生。
    同样高兴的还有村上双目失明的特困户陈忠孝。在区、街道办、村的关心帮助下,陈忠孝迁入70多平方米的新房,老人逢人便夸赞。
    6月份,在双照办的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中,李都村还甩掉了以前环境卫生“落后”的帽子,在全办名列前茅,街道办为村上奖励了一辆专用的垃圾转运车。
    (下转第七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