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切为了老百姓
通讯员 魏远垠 本报记者 李孝清
几年前,平利县老县镇,大部分农户都分散居住在高山、深沟里,全镇住土坯房达7000余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0%以上,由于地质条件差,滑坡泥石流频发,多年来,先后因泥石流灾害造成10多人死亡,数百间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为了能让老百姓居有所安、食有所依,老县镇党委政府以陕南移民搬迁为契机,立足镇情,着眼长远,科学性规划,探索发展,高标准起步,改善了镇村面貌,加快城镇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了和谐社会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该镇把避灾扶贫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集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和灾后重建相结合,根据“统筹城乡、科学规划、综合配套、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指导思想,在规划搬迁安置点的时候,坚持以集镇为重点、以308省道沿线为重点,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村组一律禁止新建房屋。按照上述思路,该镇在主干公路沿线高标准规划了太山集镇万人社区,1个千户、1个500户移民安置小区。
截至目前,已建成统建楼房6栋,安置灾民500户,1800余人;同时第三期统建楼建设工程即将竣工,年内将又有116户,350余人搬进居宅大楼。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下,稳得住,要致富”,能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该镇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目前已建成昊华钡盐、新泰商混、金龙粉磨生产线,又新引进光华公司100万套管桩端板、兆源60万吨重晶石粉、中石油及宝丽通20万吨重晶石粉生产线等,上规模企业已达30户,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8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将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积极鼓励、引导搬迁户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业,发展餐饮服务、美容美发、文体娱乐等第三产业。让搬迁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同时,还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向能人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养殖场、养蚕工场及烤烟、大棚蔬菜等高效农业,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为促进移民实现“两个转变”,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该镇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他们早日实现由传
统农民向新型市民转变,向产业工人转变。每年坚持组织两批以上劳动技能专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已达3000多人次,仅2013年参加了养殖、烹饪等方面技术培训就有1300多人,为他们今后自主创业或外出务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老县镇是安康市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试点镇。该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全镇村民居住现状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彻底解决“一户两宅”或“多宅”现象,在未来几年内将3152户11073人搬入统一规划的安置区,可退复耕土地1718亩。再将复耕土地进行流转用于发展产业,或进入市场进行二次交易,或由政府统一调配作用,将为今后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
几年前,平利县老县镇,大部分农户都分散居住在高山、深沟里,全镇住土坯房达7000余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0%以上,由于地质条件差,滑坡泥石流频发,多年来,先后因泥石流灾害造成10多人死亡,数百间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
为了能让老百姓居有所安、食有所依,老县镇党委政府以陕南移民搬迁为契机,立足镇情,着眼长远,科学性规划,探索发展,高标准起步,改善了镇村面貌,加快城镇化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了和谐社会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该镇把避灾扶贫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集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和灾后重建相结合,根据“统筹城乡、科学规划、综合配套、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指导思想,在规划搬迁安置点的时候,坚持以集镇为重点、以308省道沿线为重点,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村组一律禁止新建房屋。按照上述思路,该镇在主干公路沿线高标准规划了太山集镇万人社区,1个千户、1个500户移民安置小区。
截至目前,已建成统建楼房6栋,安置灾民500户,1800余人;同时第三期统建楼建设工程即将竣工,年内将又有116户,350余人搬进居宅大楼。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下,稳得住,要致富”,能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该镇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目前已建成昊华钡盐、新泰商混、金龙粉磨生产线,又新引进光华公司100万套管桩端板、兆源60万吨重晶石粉、中石油及宝丽通20万吨重晶石粉生产线等,上规模企业已达30户,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8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将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积极鼓励、引导搬迁户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业,发展餐饮服务、美容美发、文体娱乐等第三产业。让搬迁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同时,还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向能人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养殖场、养蚕工场及烤烟、大棚蔬菜等高效农业,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为促进移民实现“两个转变”,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该镇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使他们早日实现由传
统农民向新型市民转变,向产业工人转变。每年坚持组织两批以上劳动技能专业技术培训,培训人数已达3000多人次,仅2013年参加了养殖、烹饪等方面技术培训就有1300多人,为他们今后自主创业或外出务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老县镇是安康市移民搬迁土地综合利用试点镇。该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全镇村民居住现状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彻底解决“一户两宅”或“多宅”现象,在未来几年内将3152户11073人搬入统一规划的安置区,可退复耕土地1718亩。再将复耕土地进行流转用于发展产业,或进入市场进行二次交易,或由政府统一调配作用,将为今后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