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来自三秦大地抗旱保秋的报告










编者按:初伏不算旱、中伏减一半、末伏连根烂。7月份以来,进入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我省持续高温少雨,关中、陕南降雨距平时偏少5~9成,59个县市(区)最高气温创近10年最高,江河径流偏枯1~4成,全省承担供水任务的水库蓄水不足1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供水形势严峻、农作物旱象严重、多地伏旱显现并急剧发展。至8月初,关中、陕南有400万亩农田受旱、11.34万人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7月27日,省委书记赵正永作出批示:安排落实经费,要确保人畜用水安全;副省长祝列克作出批示:省防办要认真部署,一要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要保证农民秋粮丰收。省防总、省水利厅先后派出7个工作组赴旱区检查指导,及时下达3800万元中、省特大抗旱费支持抗旱减灾。我省关中大中型灌区紧急行动、开足马力、日夜抗旱,全面拉开了抗旱保秋序幕。西安
降雨比多年同期偏少5成左右,加之持续晴热高温,导致田间耗水量增加,伏旱初现并急剧发展。土壤平均含水率低于60%,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为1.1亿立方米,蓄水总体不足,较之历年同期平均减幅为30%。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53万亩农田处于轻旱状态。
面对当前旱情,市防汛抗旱抢险机动队和各区县抗旱服务组织充分发挥机动灵活、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全力开展抗旱服务工作。至7月底,全市夏灌动用机井40338眼,启用抽水站52处,灌溉机具11675台,水库8座,投入人力48万人次,全市已完成夏灌面积165万亩。商洛
入汛以来,商洛市平均降雨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49%,7月上旬市境内五大河流径流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枯7~9成,商南县县河、清油河、富水河接近断流。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26.43万亩,9.89万人、1.6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商南县城区供水出现危机,6万人正常供水困难,工矿企业因旱造成经济损失约3亿元。旱情灾害程度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有发展蔓延趋势。
省水利厅厅长王锋坚决落实省上领导批示精神,要求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办配合省防总,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商洛市抗旱工作。省财政给商南县及时安排200万元抗旱经费,紧急调拨20条储水带等抗旱物资,适时启动关中、陕南地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商洛市及时开启渠、库、站、塘、坝等一切灌溉设施,加快灌溉进度,增加灌溉面积,至8月1日,抗旱灌溉36.3万亩次,解决临时饮水困难8.97万人、8750头牲畜。宝鸡
宝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从7月28日10时起,启动全市防抗干旱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这是今年该市首次启动防抗干旱灾害应急响应。
进入7月以来,全市降水量较正常年减少八成,35℃以上高温天数达14天,川塬地区10-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降至30-40%,达到中度至重度干旱,玉米等夏播作物和绿化树木生长受到影响。
据统计,全市147.4万亩夏播作物中,受旱面积达139.7万亩。因伏旱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全市11个县区不同程度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全市启动防抗干旱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市财政下拨50万元抗旱应急资金。
目前,宝鸡市、县、镇三级有两千余名干部投入抗旱保秋战役,全市日投抗旱机井1300眼,水利设施890多处昼夜灌溉,日均上劳1.1万多人,已累计灌溉各类农作物97万亩。咸阳
省宝鸡峡灌区的武功、兴平,乾县,是今年关中夏季受旱最严重的地方。由于这里是渠井双灌区,过去农民一直依赖机井灌溉,今年降水偏少、水库水源不足、井水水位下降,加之渠道多年废弃,有10~20万亩玉米浇不上水,眼下禾苗已经纷纷枯萎、旱死,面临绝收。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号召农民进行补种、补救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汉中
针对当前严重夏伏旱,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7月28日召开抗旱工作紧急会,安排部署灌区抗旱复水工作,全力以赴抗旱保秋。全局干部职工取消休假,24小时值班,全力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灌区群众用水组织作用,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抗旱保秋工作中。发挥灌区小塘库的调节作用,全面开启小塘库、抗旱机井等,与渠水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