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周至县集贤镇
有麻烦就找“和事堂”
    本报讯(邵志鹏 报道)说起周至县集贤镇新城村“和事堂”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话题。村支书感慨万千,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而村民更是赞叹不已:“我们就是服‘和事堂’这包‘草药’。
    “以前,我们村党组织作用非常薄弱,村民自治无力,社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经济发展缓慢,是全县的‘后进村’。”村支书老田介绍说。
    近年来,因征地、土地流转、建杂果林基地、承包地界、宅基地权属等,当地群众矛盾纠纷不断出现。“有一次,村干部在为两户发生宅基地纠纷的村民做调解时,当事人说,来调解的人要是公平点、和事点,就听几句。‘和事’两字启发了我们,大家商量后,成立了一个以法律为‘准绳’,以‘草药’为‘处方子’,医治在村子发展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的‘和事堂’。”66岁的老调解员李建斌深有感触地讲起“和事堂”的成立过程。
    据悉,“和事堂”由村调解委员、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村民代表组成。在调解中,他们依照法律程序,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当事人与调解纠纷的“和事佬”同凳坐,同桌说,化解了矛盾纠纷。
    “我们村的‘和事堂’自成立以来,这些参与调解的‘和事佬’不拿一分钱报酬,也不吃群众一顿饭,义务参加到矛盾纠纷的调解中去。”村调解员陈祥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给当事人双方讲好话,中间打个‘平’字,结果等于‘好’字。”金凤村71岁的“和事佬”宋光俊老人告诉记者。
    目前,集贤镇各村“和事堂”已累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6起,化解率达到98%。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